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汉晚报

中国救援力量紧急驰援缅甸

日期:03-31
字号:
版面:第14版:看天下       上一篇    下一篇

    3月30日,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往飞机上搬运救援物资。

    新华社发

    3月30日,重庆市蓝天救援队集结准备出发。

    新华社发

    缅甸28日发生7.9级地震后,紧急驰援缅甸的中方多支救援队正在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当地时间30日下午2时许通报,缅甸强震造成全国死亡人数升至约1700人,另有约3400人受伤、约300人失踪。

    当地时间30日晨,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携手当地救援力量,救出一名幸存者。同日,中国蓝天救援队先遣组抵达曼德勒并立即与当地志愿者展开救援前期工作。

    被困近40小时

    废墟下老人被救出

    经过连夜紧急救援,当地时间3月30日5时(北京时间6时30分),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会同当地救援力量,在缅甸内比都一家医院的废墟下,救出1名已被困近40小时的老人。据了解,这是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抵达缅甸地震灾区后,救出的第一名受灾民众。

    据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介绍,他们开展救援的这家医院里,一座三层建筑严重受损,一楼完全垮塌,造成多人被埋压。进入受灾医院后,救援队会同当地救援力量采用“先上后下、后清前出”的方案展开营救。救援人员用器械破开地面,并用生命探测仪寻找幸存者。

    中方救援队同时也在一处坍塌的医院便利店废墟中开展救援。据了解,废墟里埋了当时在店里的三位员工以及一些顾客,救援队用生命探测仪寻找幸存的生命迹象。

    30日上午,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在欧达拉蒂利医院慰问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全体成员,对救援医疗队震后第一时间到缅救援表示感谢。

    争取抢救更多生命

    缅甸地震救援的中国速度

    急赴缅甸震区的中国救援人员正在与死神赛跑,冒着酷暑紧张工作,争取在震后“黄金72小时”内抢救更多生命。

    记者30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按照统一部署,中国国际救援队迅速响应缅甸7.9级地震灾情,启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应急机制,于30日晚启程赶赴灾区开展紧急救援行动。据悉,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118名队员携6条搜救犬、2台救援车、救援装备和物资634件套及医疗物资。

    北京时间3月29日6时30分许,37人的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从昆明出发。飞抵仰光后,他们即刻与缅甸消防救援队会合,前往受灾严重的内比都。当地时间29日18时30分(北京时间20时),救援队伍抵达内比都市区后立刻展开救援工作。

    中国蓝天救援队先遣组也已抵达另一受灾严重的缅甸城市曼德勒。先遣组队员正在加紧勘察评估长城酒店等灾害现场。在将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部分地区异味浓烈,苍蝇横飞。中缅救援人员正加紧准备疫苗,做好防疫准备。

    蓝天救援队先遣队告诉新华社记者,一架载有中国深圳等地救援队的小型包机30日也飞抵曼德勒。

    中国驻缅大使馆确认

    14名中国公民受伤

    另外,中国驻缅甸大使馆30日确认,14名中国公民在缅甸强震中受伤。

    截至北京时间30日11时,使馆共接收处置数百起中国公民求助,协助数十人找到失联亲友。目前使馆确认地震在曼德勒省造成14名中国公民受伤,大部分人在当地接受治疗,也有部分伤员紧急转移至仰光治疗。

    使馆表示,将尽全力向中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和协助,保持领保求助热线畅通,及时为伤者提供医疗救助信息,为在地震中丢失护照的中国公民办理紧急旅行证件。

    【解读】

    缅甸地震破坏力缘何如此巨大

    震级大震源浅余震多

    虽然国际上不同机构对缅甸此次地震的测量结果暂有差异,但总体都显示这是一次7级以上大地震。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物理与气候灾害荣誉教授比尔·麦圭尔指出,这可能是70多年来缅甸的大陆区域发生的最大地震,地震震级之大、震源之浅,大大增强其破坏性。“已经发生了一次相当大的余震,预计还会有更多。这将导致一些脆弱的建筑物倒塌,并使救援人员的工作更具挑战性。”

    缅甸气象和水文局29日凌晨发布消息说,已监测到12次余震,余震最高震级为7.5级,最低震级为2.8级。

    实皆断裂带如“火药桶”

    在全球地质板块中,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多个地质断裂带,在缅甸所在区域形成了南北走向、长达1200公里的实皆断裂带。这里平均每年滑动错位几厘米距离,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断层之一。

    历史上,实皆断裂带曾经历多次强震,20世纪以来就已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数据显示,最近一次实皆断裂带发生的7.5级以上大地震是在1946年,板块活动和推移形成的能量已长期积累,正如一个可能被引爆的“火药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物理学家迈克尔·斯特克勒解释说,当活动的板块被卡住时,挤压形成的应力就会增加,“在几十年或几百年的时间里,应力的增加非常缓慢,然后突然之间,岩石板块会发生跳跃”,就引发了地震。

    本版稿图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