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年共享自习室里,年轻人正在自习。 |
 | 老年大学里热爱文艺的社区阿姨们正在排练舞蹈。 |
 | 智慧安防机器人在小区内巡逻。 |
汉阳区四新街道墨南湖畔社区常住人口5800余户,辖区企事业单位440家,个体商户458家,其中共建单位10家。社区荣获武汉市委组织部评定的五星级党组织以及汉阳区委授予的优秀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利用小区红色驿站实施“一站受理”模式,墨南湖畔社区在5个小区红色驿站和1个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领办、代办服务164件,形成群众点单、网格接单模式,实现日常事务线上预约、线下办理无缝衔接。
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整合资源在全市首创“青创三件套”,即青创驿站、青年夜校、青年共享自习室。青创驿站为创业青年提供零门槛入住、低成本创业环境,青年共享自习室自开放以来自习人数超600人次,青年夜校更是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从1.0版本公益课发展到3.0版本家门口技能培训学校,为辖区青年及新就业群体提供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
走进汉阳区老年大学墨南湖畔社区分校发现,教室里广场舞、民族舞、书法等多门课程陆续开课,学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或翩翩起舞,或吹拉弹唱,或挥毫泼墨。无论老学员还是新加入的居民,个个喜气洋洋、精神饱满,乐于分享并主动展示最新舞蹈视频。
墨南湖畔社区党委书记佘秀芬介绍,自从社区的老年学校开办起来后,社区涌现了许多由老年学员组建的志愿服务队伍,他们时常协助社区开展爱卫活动、文艺活动、政策宣传。通过实践调研,汉阳将老年教育的增量放在街道和社区,形成以区老年大学为示范引领,与社区教育学院、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红色驿站”、养老综合体等联合办学模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的老年教育。
佘秀芬说,创新“小哥食堂”“零工驿站”的同时,通过“一墨温情”(即一抹温情)工作机制落实每一件小事,不断提升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
社区居民说
老年大学墨南湖畔社区分校学员、68岁居民杨阿姨:下楼几分钟就能走到校区,需求总能及时满足,已经学会了太极拳、休闲舞、柔力球等多个新技能。家门口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尤其是对各年龄段特别友好,在这里生活特满足。
招商公园1872怡府居民、61岁的杨阿姨:已经在社区住了五年,从二期购买的90平方米刚需房到现在的150平方米改善房。社区里的集体活动很丰富,根据居民的建议,改造后的社区活动室,更多邻居愿意来这里一起健身、咵天。
招商公园1872小区居民、66岁的李阿姨:我们是一群爱生活、爱跳舞的阿姨,我们用小区一期、三期为背景,拍摄自己编排的舞蹈视频发到网络平台,不少人为我们热情点赞。
文/金雯
图/喻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