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巧手妈妈委员会手工教学负责人梅霞(中)教居民做手工。 |
 | 社区全职妈妈发动小区居民一起制作玫瑰花。 |
 | 巧手妈妈委员会成员赶制节日订单。 |
 | 宝妈组织的社区跳蚤集市。 |
江夏区五里界街道五里新城社区委员 金欣
【案例背景】
社区治理内生动力不足
江夏区五里界街道五里新城社区成立于2022年9月,是一个集商业住宅小区、“三无”还建小区为一体的混合型社区。成立之初,社区通过组织各类文娱活动快速凝聚人气,短时间内吸纳了大批热心居民成为志愿者。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社区工作逐渐陷入“组织定方案、居民等通知”的僵化模式,志愿者参与热情减退,社区治理面临内生动力不足的困境。如何破解居民从“被动参与者”向“主动治理者”的角色转变,成为摆在社区工作者面前的核心课题。
【治理办法】
“递话筒”激发女性治理潜能
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社区启动“她力量激活计划”,将传统节庆活动升级为治理实践平台。通过居民议事会机制,把活动策划权、执行权全面移交女性群体,社区工作者退居幕后担任资源协调者。在这场持续15天的“春日行动”中,13名全职妈妈主导完成了从手工艺品选样、物料采购到场地布置的全流程运作,成功举办了一场“三八”妇女节手工义卖活动。社区顺势而为,以手工制作为纽带成立“巧手妈妈委员会”,建立“订单接洽—制作分工—销售运营—慈善反哺”的完整链条,开辟出兴趣驱动型自治新赛道。
【成效与启示】
自治细胞裂变释放多元价值
通过搭建“她治理”平台,社区成功培育出12名核心骨干志愿者,带动155个家庭形成常态化参与网络。委员会采取“商业向善”运营模式,目前累计完成扭扭棒手工花订单527笔,所获收益的10%注入社区慈善基金池。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即将到来的清明节义卖活动中,宝妈们自主对接辖区单位获得首批团购订单,展现出成熟的资源整合能力。委员会销售负责人何女士感慨道:“以前觉得社区工作就是配合填表签到,现在才发现我们也能做主角。”
【未来预期】
构建可持续的自治生态圈
五里新城社区下一步将构建“1+N”自治矩阵,以手工委员会为样板孵化亲子教育、养老互助等专项自治小组,解决辖区宝妈就业问题,惠及辖区5000多户家庭,形成“公益托底、市场增能、社会聚力”的治理生态。同时,计划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开展项目管理培训,建立“公益积分—服务兑换”双向激励机制,同时推动建立社区微基金理事会,由居民自主决策慈善资金使用方向。目前正与电商平台洽谈开设“邻里工坊”品牌旗舰店,期待将社区治理成果转化为可持续的社会企业模式。
从递出话筒到听见回响,五里新城社区的实践印证:当居民从政策受众转变为治理主体,社区才能真正成为情感共同体。那些在活动室里翻飞的手指,不仅编织着手工艺品,更在编织基层治理的新图景。
整理/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