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武汉晚报

隔代教育是智慧平衡的艺术

日期:03-24
字号:
版面:第10版:讲堂       上一篇    下一篇

    杨敏与华苑小学的孩子们在一起。

    武汉市江汉区华苑小学校长 杨敏    

    清晨的校门口,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们蹦跳着跑进校园,爷爷奶奶们却仍贴着围栏张望,反复叮嘱“多喝水”“系鞋带”。这份牵挂让我既感动又忧虑——当祖辈的关爱化作寸步不离的守护,孩子们何时才能学会独立面对风雨?

    去年冬天,一位爷爷翻越花坛给孙子送毛衣时被保安拦下,他急得直拍大腿:“孩子爸妈忙得顾不上,我再不操心谁操心?”这句话道出了无数祖辈的心声,也让我陷入深思:隔代教育不该是“替代”或“补偿”,而应是代际间的能量传递。

    运动场上的“温度革命”:

    从隔汗巾到护腕

    大课间体育活动之后,五年级学生小陈同学的奶奶每天举着隔汗巾在围栏外高喊:“老师!快给孩子垫上!”面对这份执着,我们邀请祖辈走进“健康体验课”。在校医室,老人们触摸速干衣和棉质汗巾的透气差异,用温水模拟运动后的体感。小陈同学的奶奶摸着速干面料惊叹:“这料子吸汗像海绵吸水!”

    更触动人的是孩子们的行动——体育老师带着学生设计《健康守护手册》,用童趣插画解释“脸红是运动小红花”“擦汗要像蜻蜓点水”。如今,小陈奶奶不再送隔汗巾,而是织了副运动护腕:“孩子说戴上护腕,就像奶奶牵着手跑步。”

    这场“温度革命”让我们明白:化解代际矛盾,不是否定关爱,而是给爱找一个科学的出口。

    劳动课的“放手哲学”:

    从代劳到传承

    每周五放学前,低年级教室总上演“工具争夺战”。张奶奶攥着抹布非要帮孙子擦桌子:“孩子在家连扫帚都没碰过!”我们转变思路,请祖辈担任“劳动导师”。

    惊蛰时节,学校带领孩子们来到常青公园进行5+N课程体验时,张奶奶教孩子们挑梨、削皮、熬梨汤,她握着孙女的手说:“削皮要顺着纹路,就像教孩子得顺着性子。”当孩子们把梨汤装进贴着“给奶奶润嗓子”字样的罐子时,老人眼眶湿润:“从前总怕她做不好,现在才懂,撒手才能长大。”现在的劳动课上,能看到校外辅导员木匠爷爷教修课桌椅,奶奶们教缝沙包,那些曾代劳的手,变成了点拨的指。

    劳动教育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祖辈的“不放手”里藏着未被激活的价值。当他们从“代劳者”变成“传承者”,爱便有了生长的土壤。

    摸索出三条路径:

    家校共育的朴素智慧

    面对隔代教育的困局,我们摸索出三条朴素的路径:

    让祖辈成为“故事讲述者”。

    结合学校的大思政课程,我们邀请祖辈们利用老照片讲述家族往事。例如,六年级小林同学的爷爷带来了一张珍贵的1978年的粮票,孩子们围绕着他,好奇地询问“为什么票上会有印章”。这堂课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最终演变成了一个名为《票证里的中国》的项目研究,而小林的爷爷则荣幸地成为了班级的“特邀历史顾问”,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关于那个时代的第一手资料。

    将长辈的叮嘱转化为“成长约定”。

    我们制定了《家校守护公约》,旨在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共同教育责任。父母们承诺每周至少三次给予孩子专注的陪伴,而祖辈们则签署承诺“每日代劳不超过两次”,以鼓励孩子们独立完成任务。一年级的学生们设计了“爱心存折”,每当祖辈们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时,就会在存折上盖一个章。当孩子们集满20个章时,他们可以兑换学校德育部门提供的孝心“七彩叶”,这个“七彩叶”将作为他们参与学期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用传统连接现代生活。

    在端午节期间,我们邀请了孩子们的长辈们来教他们如何编织五彩绳,而孩子们则反过来教长辈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观看龙舟比赛的直播;在冬至时,祖孙们一起腌制腊肉,共同研究食盐的防腐原理。这些活动虽然没有高科技的参与,却让古老的手艺和传统习俗焕发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加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教育的沉思:

    在舍得之间寻平衡

    这些年与祖辈家长的相处,让我深刻体会到:隔代教育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需要智慧平衡的艺术。我们曾以为祖辈的“不放手”是固执,后来发现那是未被理解的爱。当学校搭建起代际对话的桥梁,当传统文化成为教育载体,许多矛盾自然消融。那位翻花坛送毛衣的爷爷,现在是“校园安全督导员”;总代劳值日的奶奶,在劳动课上教缝沙包时说:“针脚歪了不怕,多练几次就齐整了——这和教孩子一个理儿。”

    教育需要“舍得”——祖辈舍去过度保护,父母舍得投入时间,学校舍掉单向灌输。当三代人共同守护成长,那些围栏外的叮咛、运动场的牵挂、劳动课的争执,都变成了滋养生命的养分。

    教育是农业,要顺应四季,要静待花开。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代际间的温情,让每一份爱都成为托举成长的力量。

    ◎ 人物简介

    杨敏,武汉市江汉区华苑小学校长。在教育事业领域耕耘近三十年,始终恪守教育教学前线岗位。她积极引领其所在学校开展多方位的课程创新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研究成果相继获得市区各级教育部门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