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体内,老年大学的学员跟着老师学走秀。 |
 | 民航里社区的物业人员正清洗千鹤屋凉亭以及公共设施,维护小区整洁的面貌。 |
 | 社区搭建左邻右“理”居民议事平台,并公开直播。此举不仅可以广泛征求小区居民意见,也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
升级近一年,2500平方米的江汉区汉兴街道民航里社区服务综合体内满是烟火气,人工智能养老、老年大学、爱心托管班、幸福食堂、青少年科普……这里,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双职工家庭孩子的爱心托管也有了家门口的服务方案。
一栋红色建筑,总共三层楼,左边入口通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右边挂牌养老综合体吉年颐悦中心,集短期托老、居家养老、中医康复等于一体。一楼设有幸福食堂,固定会员近300人;二楼、三楼设有康复理疗室、老年大学教室、颐养照护中心等。
如何将宣传教育与社区文化活动有机结合?从社区云上春晚演唱《灯火里的中国》,到征集、创作、拍摄公益歌曲《明月入怀》;从搭建左邻右“理”居民议事平台,到共建单位爱心直播,销售总额的3%注入社区公益基金账户,帮困难家庭圆“大学梦”,帮独居老人解“燃眉急”。社区活动趣味十足,文艺团队活动同样多姿多彩。走进民航里社区的老年学校课堂,活动室预约满满。民航里社区党委书记戴劲松介绍,用影像记录基层美好生活,把小区居民重要的时刻一一记录。
“社区服务综合体解决老、中、青、幼的生活所需,有温暖更有烟火气!”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大厅的儿童图书阅读角,孩子们可在社区里的科普馆体验VR设备。相亲驿站覆盖超3000人,“红线团”发展近10个相亲微信群,群友年龄从20多岁到70多岁。
社区居民说
“在幸福食堂吃午餐,点了粉蒸肉、刁子鱼、千叶豆腐、肉末四季豆、杂粮米饭,一共刷卡40块,打包了两大碗,晚上家里热一热饭菜,我们两老的午餐、晚餐一并解决。隔壁桌的老先生90岁了,也经常来社区食堂吃。”
——84岁康爷爷和82岁孙奶奶(长春小区居民,大学退休教师)
“社区办了这么多次非遗体验活动,非常有意义,让普通人了解非遗、传承非遗,丰富退休生活,我每次都叫上朋友一起来参加!”
——张阿姨(民航小区居民)
文/金雯 图/喻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