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於思先生和老伴在翻阅属于他们自己的画报。近年来,他将大量的旅游观光照片编辑成20多本纸质写真画报。 |
 | 於思先生在黄浦路站拍摄的龙年车厢。 |
 | 於思先生拍摄的地铁站。 |
4年来,退休市民於思一头扎进地铁站里,用镜头记录城市地下风景线。近日,他的图片视频作品集《地下风景线——武汉地铁站巡礼》在网络平台发布后,网友阅读量达4689次,不少网友点赞留言。他说,“老小老小”,老要像小,葆有童心,拾回童趣。让兴趣爱好扮靓日常生活,辉映夕阳晚霞。
3月20日午后,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的一栋居民楼内,刚在社区乒乓球室拍摄邻居们运动照的於思接受了本报采访。
走过9条线40个站点拍摄
《花儿与老少年》《逛江城》《东湖绿道畅逍遥》……今年76岁的的於先生是一位热爱生活的高产作者,他用一本本亲自整理、编辑而成的画册集记录城市、校园、生活、自然风光的美好瞬间。
黄浦江畔出生,江城武汉就学,新疆奉献青春,中年返汉工作。於思自称退休闲暇成为“成功人士”(刷老年卡成功),通过地铁便利出行,与同事亲友、社区邻友等交往多多,锻炼娱乐,暖意融融。
退休后,他先后将旅游观光照片在网络上编辑转换成了20多本纸质写真画报,留下永久的记忆。他说:“随着年岁增高,家里很多物品会逐步淘汰舍弃,但这些画册我会一直留存、不时欣赏。”
3年前,他曾在一次市级比赛中报送小视频“写真画报留美忆”获“风采达人奖”。
2021年1月,武汉地铁8号线直通军运村站,偶然路过的於思被站内吊顶及其他艺术造型深深吸引。从那时起,他拿着华为手机踏上武汉地铁站主题拍摄之路。相携半生的老伴也和他一同走过武汉地铁珞雄路站、黄浦路站、武汉商务区站等40个站点,线路包括武汉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四号线、五号线、六号线、七号线、八号线和十一号线等9条线路,累计拍摄照片350张。
“风景前边更好”
《不沐暖阳,却明媚堂皇》《温馨的驿站 深邃的光芒》《靓丽的画廊 辉煌的殿堂》……一幅幅精心拍摄的图片,不仅记录了武汉的缩影,更将城市建设的巨大发展变化展示给全国网友。
於思将摄影理念融汇为八个字——景因人活,人因景美。拍摄地铁五号线昙华林武胜门站,他把镜头对准反映武昌古城新貌的巨大穹顶绘画。他推荐的作品《璀璨星河》记录武汉商务区的时尚美。作为三条线路交会换乘大站的徐家棚站,他的镜头聚焦“棚筑新辉”“都市森林”“风吹芦花飘,人在画中游”的视觉盛宴。每个瞬间都定格了某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时刻,连起来就呈现了各行各业的发展、百姓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变化。
2024年1月24日,於思和老伴前往武汉地铁黄浦路站拍摄龙年车厢。站内不远处的湖北剪纸展览让他点头称赞,偶遇站内武汉文明窗口的有声图书室,他觉得“别具一格”。
他的作品,有的聚焦行色匆忙的市民,有的通过构图、角度、光线运用等拍摄地铁车厢、站台风貌,记录城市文明的缩影和建设发展。
在於思的最新作品集《情融于思》里,一幅在湖光中和爱人共同托举日光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谈及接下来的创作目标,他表示,“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前边更好”。
文/金雯 图/喻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