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武汉晚报

烽火通信:“智造力”带来生产力

日期:05-15
字号:
版面:第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烽火通信工厂里的自动化生产场景。

    营收311.3亿元,同比增长0.68%;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24.39%……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烽火通信”)公布去年业绩数据不到半个月,5月10日,由武汉市经信局主办的总第121场武汉工业技改示范现场推广会“周五之约”活动走进企业,作为标杆智能工厂专场,吸引了3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共同发现业绩“增长力”背后的“智造力”。

    用5G智造5G

    智能制造交出亮眼“成绩单”

    烽火通信是中国信科集团子公司,2018年,原烽火科技集团和大唐电信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信科集团。作为国际知名的信息通信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烽火通信是我国光通信发源地,48年前,我国第一根光纤在其前身武汉邮科院拉出。

    “烽火通信‘双5G智慧工厂’是我国推进‘5G+工业互联网’进程中的缩影。”中国信科集团运营管理部总经理陈咸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是企业作答“占领制高点”的关键一招,正助推以5G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走深向实。

    订单高度定制、工艺高度复杂、制造高度离散、产品生命周期长、供应链高度不确定性——烽火通信系统设备制造部总经理丁英娟说,通信产品是典型的离散型制造行业,面临着“五大挑战”。

    “我们的建设思路是,利用5G+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实现用5G智造5G。”应对挑战,丁英娟介绍,烽火通信聚焦作业、交易、运营、办公等4类场景,将数字化转型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实现了5G和F5G全覆盖。

    走进烽火通信的工厂,只见一根根天线被布设在一台台设备上连通着5G双千兆网络,将一项项产线数据传输至数字化平台。而在产线旁看不到太多操作人员,这正是“双5G”在工厂里的一大应用场景。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5G+电子ID”“5G+实时定位”“5G+实时调度”等技术的应用,“一条日常3000台产品的产线,原本需要30个人,现在12个人即可完成操作。”

    丁英娟介绍,烽火通信从物联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智能化机器视觉、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在工厂里,自动插件机取代了人工操作,多订单在线同时生产,机器视觉识别代替人眼检验,供应链进度像手机查快递一样实时可见……

    数字是智能制造成果最好的说明,丁英娟介绍,近5年间烽火通信生产效率提升30%,运营周期缩短20%,交付周期缩短30%,在5G+工业互联网建设中交出亮眼“成绩单”。

    获评标杆智能工厂

    成为武汉“智造力”的代表企业

    打造出武汉首个“双5G智慧工厂”,烽火通信已成为武汉“智造力”的代表企业,先后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工信部优秀数字化转型案例、工信部5G全连接工厂。去年,烽火通信获评武汉市标杆智能工厂,入选工信部发布的《2023年5G工厂名录》。

    加速推进的智能制造,也正在为烽火通信走向全球加速。活动当天,正值中国品牌日,烽火通信的产品亮相2024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

    在烽火通信的展台上,“Tbit/s级光传输芯片”最大处理容量可达1.6T,集成超100亿个晶体管,解决了高端光网络设备核心芯片“卡脖子”难题;自主研制的动光缆完成了10万次弯曲疲劳寿命试验,创造全球纪录;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16纤对海底光缆中继器,应用水深达8000米……

    “未来,烽火通信将加大智能制造投入力度,对标数字领航企业的要求,重点建设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应用,持续拓展5G全连接工厂的建设场景。”陈咸羿说,企业对发展智能制造充满决心,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改造。

    与此同时,在武汉光谷三路,一座新的产业基地正在火热建设中,这里是烽火通信智慧光网和数字经济研发制造产业基地。这座投资150亿元新建的数字化园区,将消除生产工艺断点、实现物流智能化配送、打通计划信息流、实现质量数据可追溯。陈咸羿说:“园区计划于2026年投产,将打造成为华中地区标杆数字化工厂。”

    记者李昕宇 通讯员武经宣 赵孟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