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杨娟娟)乙肝疫苗并非“一针保终身”,抗体阴性或滴度不达标需重新接种。5月11日,由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的2024年肝炎防控学术研讨会在汉举行,来自全省各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预防接种门诊及综合医院的500多名医务工作者参会。与会专家分享上述观点。
根据《2024年全球肝炎报告》,2022年全球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130万,较2019年的110万有所上升。其中,由乙肝病毒引发的病毒性肝炎占比高达83%。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康泰生物疫苗产业研究院院长梁晓峰介绍,乙肝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世界卫生组织消除肝炎危害的核心策略是减少乙肝新发感染,具体路径有两条:一是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二是成人空白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梁晓峰介绍,从1992年开始,我国对新生儿进行了乙肝疫苗的免费接种。2016年中国疾控的流调数据显示,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0.32%,感染率大大降低。然而,并非所有人群在接种乙肝疫苗后都会产生足量的保护性抗体,这部分人群称为“低应答”或“无应答”人群。即便在成功接种的人群中,乙肝抗体滴度也会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
梁晓峰建议,大家体检时可以查一个乙肝五项,若乙肝表面抗体呈阴性或抗体小于10mIU/ml,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补种乙肝疫苗。他介绍,国内有10μg、20μg、60μg多种不同规格的疫苗供选择,其中60μg乙肝疫苗为我国所独有,重点应用于低应答、无应答人群。接种者可以按照“0、1、6个月”常规免疫程序接种3针,全程需半年时间,也可以选择60μg乙肝疫苗,接种一剂后检查抗体,如果抗体仍未转阳,就再接种一剂,这样在最多2月内即可完成乙肝疫苗接种,更快地获得免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