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武汉晚报

“太空出差”这半年 他们收获满满

日期:05-01
字号:
版面:第8版:时事·焦点       上一篇    下一篇

    航天员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

    航天员唐胜杰安全顺利出舱。

    航天员江新林安全顺利出舱。

    首次执行中国空间站舱外维修任务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10月26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在轨飞行187天,在轨期间,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两次出舱任务。

    2023年12月21日,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试验等既定任务。作为我国首位重返空间站的航天员,汤洪波时隔两年再度漫步太空。出生于1989年12月的唐胜杰,成为我国目前为止执行出舱任务年龄最小的航天员。

    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这次出舱活动,在上次出舱维修试验的基础上,重点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维修工作,消除了前期因太空微小颗粒撞击产生的影响,经评估分析,太阳翼发电性能状态正常。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任务,航天员还对空间站舱体状态进行了巡检。

    第二次出舱活动约8小时,这也标志着空间站舱外活动能力和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后续保障空间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返回地面

    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利用空间站舱内外应用设施开展大规模科学研究与应用是一项重要工作。神十七乘组共开展了84项空间应用在轨实(试)验,生成了60余种200多个各类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航天医学、空间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

    2024年3月14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与地面科研人员密切协同,顺利完成了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取回工作,首批暴露实验材料样品包括非金属及金属两类,总计407件。这些样品由航天员完成拆卸并存储,将随神舟飞船返回地面。

    后续,这些样品将由科学家深入开展分析研究,有望在高性能多元合金和功能晶体材料制备、骨干细胞分化抑制骨丢失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的科学应用成果。

    “太空菜园”扎根空间站长势喜人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太空家园内的生活丰富精彩。从神舟十六号任务开始,“太空菜园”扎根空间站,如今长势喜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继续深耕“太空菜园”,不仅亲眼见证了“太空菜园”接连喜获丰收,还上演了太空“吃播”。

    太空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员健身活动既是休闲又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措施,在轨锻炼就可以帮助航天员减少肌肉萎缩、骨量丢失。在空间站的生活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日常健身主要有太空自行车、太空跑台、弹力带等锻炼器材。

    据《中国航天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