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远眺修缮后的“琴堂”及“高山流水”大厅。 |
 |
碑廊平顶彩绘。 |
 |
古琴台景区全貌。 |
武汉晚报讯(记者王慧纯 通讯员成成)修缮一年的古琴台,于4月29日面向大众开放。“修旧如旧”的古琴台,保留知音文化内核,又引入不同文化体验业态,焕发出新的生机。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为纪念楚国钟子期、俞伯牙而建,后屡建屡毁,清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武汉城投房产集团所属天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此次修缮。相关负责人介绍,2002年,公司曾对古琴台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的山门、碑廊、印心石屋等文物建筑及配套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去年开始,又再度开展系统性修缮保护整治提升工作。
这次修缮,秉承“不改变文物原状”“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严格按照“原材料、原工艺、原规模、原形制”的标准实施。修缮人员通过对历史资料研究及现场勘测,完整保护琴台公园内原有的建筑形制,并对文物建筑山门、“高山流水”大厅、印心石刻所在的印心石屋等进行修缮养护。
其中,在“高山流水”大厅的修缮过程中,项目部经过反复实验,历时大半年,最终1∶1还原了屋顶吻兽。
为了全面展示知音文化和传统文化魅力,在最小化干预原文保建筑的基础上,本次修缮整治还结合了现代化技术手段,挖掘主题内涵,增设了以“知音”“古琴”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展览空间,打造出兼顾文旅、职工交流活动、弘扬知音故事及中华古琴文化的文化阵地。经过修缮维护,景区综合环境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