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武汉晚报

提防草丛里潜伏的蜱虫

日期:04-25
字号:
版面:第10版:城事·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不少市民正在规划旅游行程。湖北省疾控中心传防所副主任技师熊进峰提醒,外出踏青要注意提防草丛里潜伏的蜱虫。

    在这些区域活动提防“蜱出没”

    “蜱俗称狗豆子、草瘪子、草爬子、壁虱等,各地叫法不一。”熊进峰介绍,蜱虫在我省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尤其以随州、孝感、黄冈等丘陵地带较多,武汉的郊区如黄陂、新洲等区域也有分布。它喜欢栖息在草地、树林、灌木丛等环境中,每年3—10月都有活动,5月、6月密度达到最高。

    蜱虫呈红褐色或灰褐色,体型呈长卵圆形,背腹扁平,在不吸血时有芝麻粒到绿豆大小,吸饱血后体积显著增大,可变为原来的几倍到几十倍大小。当牛、羊等动物或人经过的时候,蜱虫可迅速爬至家畜或人体的体表隐蔽处吸血,吸饱血后可自行脱落。蜱虫喜欢找人和动物“刁钻”的位置叮咬,一般选择体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挠的部位,如人的颈部、耳、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牛羊等动物的眼窝、耳内侧及耳根等部位。

    小小蜱虫潜藏致命风险

    “蜱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包括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立克次体病、无形体病等。”熊进峰介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大别班达病毒(曾用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不仅严重危害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常表现为38℃以上高热,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严重患者可出现头痛、肌肉疼痛、腹泻等。该病除了通过蜱叮咬传播外,还可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感染。此外,接触蜱被挤破后流出的体液,也有可能被感染。

    近些年来针对该疾病的调查研究显示,我省黄冈、随州、孝感等丘陵地带的牛羊等养殖户、采茶作业人员感染风险较高。针对这类人群,建议在放牧、喂养、处理动物粪便、采茶等日常活动中,穿戴长袖衣物、长裤和帽子,以减少皮肤暴露。定期清理圈舍和周边环境,减少蜱虫的栖息场所,必要时可使用杀虫剂。定期对牛羊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出血等症状,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病畜,并报告当地兽医部门。

    外出踏青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疾控专家提醒,在野外草丛等区域活动时避免皮肤裸露,尽量穿浅色、光滑的长袖长裤,扎紧袖口和裤腿,防止蜱爬入,并避免长时间在草地上坐卧,回家后要及时检查身体是否有蜱附着。养宠家庭带宠物去草丛等区域活动过后,也要及时检查宠物身上是否有蜱附着叮咬。

    如果发现被蜱叮咬,可先用酒精涂抹麻醉蜱虫头部,待其松开口器后,用尖镊子靠近皮肤夹住蜱头部,缓慢用力拉出,不要扭转或猛拉,防止蜱虫的口器断裂滞留体内,去除蜱虫后要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果被蜱虫叮咬后的两周内,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请尽快到医院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蜱叮咬史,以便接受规范治疗。

    记者杨娟娟 通讯员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