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武汉晚报

火车下铺挂帘子,别人到底能不能坐

日期:04-24
字号:
版面:第16版:时事·焦点       上一篇    下一篇

    一位老人在火车上拍视频、吐槽下铺的年轻人挂帘子。

    近日,一位老人在火车上拍视频、吐槽下铺的年轻人挂帘子,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在视频下方争辩“下铺权益”:火车上到底能不能挂帘?下铺该不该让上铺坐?记者就挂帘问题拨打12306得到答复:不建议但无硬性规定,需要旅客之间自行协商。在“下铺”问题上,老年需求和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该如何化解?

    【事件】

    “年轻人下铺挂帘坐都不让坐”

    事发某趟列车的卧铺车厢。从老人拍摄的视频看,车厢两侧各有两张上下铺的床位,其中两张下铺床位都被人从外面挂上了白色布帘,车厢内空间因此显得更加局促。一位老人一边拍视频一边吐槽:“看看年轻人,列车上还挂帘子,70多岁的老年人连坐都不让坐。你们看看,还有这样的事情。”纠纷中,一名年轻人正坐在自己的铺位上,身子藏在帘子后,一言不发。

    记者注意到,网友评论呈现两极分化。有人站在老年人一边:“说实话,我买了下铺也不希望别人坐,但是出门在外相互谦让一下又如何?”“哎,等我们老了,怎么办呢?”也有人站在年轻人一边:“下铺贵一点,人家多掏钱了,多享受便利是情理之中。”“过道有椅子坐,为什么一定要坐别人的床?”

    记者注意到,随着事件的发酵,近几日某网购平台上“火车卧铺遮挡帘”的搜索量出现明显上升。

    此外,这场小风波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2023年6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国铁集团在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试行在线选铺服务,“继续实行对60岁以上老人等重点旅客优先分配下铺的服务”。

    今年年初,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有一项是,“优化完善12306网站、手机客户端等购票功能,推动实现自动识别并优先安排老年人选择下铺”。这也说明全社会都在为老人出行提供方便。

    12306:不建议但无硬性规定

    其实早在去年8月,火车下铺床位“归属权”问题就曾引发争议。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帖称:自己买到下铺票,内心不喜欢别人坐,好像又没有特别站得住立场的理由拒绝。这不仅让人发问:这是我的床吗?对此,一批持不同意见的网友认为:如果下铺不让人坐,中铺、上铺的乘客就没处可坐,这样的要求未免有些矫情。面对各方网友“越吵越热闹”的局面,12306客服后来明确回复,“乘客购买车票后相应位置使用权仅限购票乘客”,在规则层面明确站在了下铺乘客一方。这一官方回复,虽然澄清了现行售票制度下的权利边界,也为那些不愿让出铺位的下铺乘客提供了充分的行事依据,但从舆论反应来看,官方表态并未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果然,今年这事再次引发舆论热议。

    针对纠纷中涉及的下铺权益问题,记者拨打了中国铁路12306热线。

    对于旅客是否可以在铺位旁悬挂帘子,12306客服表示,目前虽然没有明确规定限制旅客悬挂布帘,但是考虑到悬挂帘子可能对其他旅客上下床造成影响,所以“相对来说不太建议”。“但这方面没有硬性要求”,客服人员表示,如果同车厢旅客介意,需要旅客之间协商解决。

    客服还称,下铺旅客拥有铺位的完整使用权,如果中上铺旅客白天有借坐的需求,同样需要旅客自己进行协商,下铺旅客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同意借坐。

    记者注意到,在网上的讨论中,有网友对于下铺中间的小桌子归谁使用也提出疑问。对此12306回应说,下铺的小桌子属于公共用品,包厢内旅客都有使用权。

    【看法】

    “有帘子有安全感,会舒服很多”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经常坐卧铺出行的旅客,发现在平和的心态下,人们大多是能够相互体谅的。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小黄是广州人,上学时回家没少睡硬卧。“其实硬卧的价差不是很大,北京到广州下中上铺之间也就差了十几块钱。”小黄说,他坐火车时不喜欢跟陌生人聊天,他也是看新闻才知道卧铺还能挂帘。“虽然没用过,但是有帘子确实有安全感,也会舒服很多。”小黄告诉记者,睡在中上铺的旅客白天要在下铺坐一坐,确实不好拒绝,“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以前总爱买中铺。”

    “有话好说,都是相互体谅的事”

    69岁的北京人李先生几乎每年都会去外地旅游,出行首选便是卧铺列车。“我还没有遇到过在卧铺上挂帘子的。”李先生表示,在他看来,中上铺旅客白天借坐在下铺几乎是约定俗成的习惯,“过道上的边座只有两个,6个人的硬卧车厢肯定是不够用。下铺的不让中上铺的坐,你让人家怎么办?几十个小时,不可能一直躺在床上。但是借坐的人不管是多大年纪也得懂得分寸,知礼守节,不能招人讨厌,更不能强词夺理。有话好好说,这都是相互体谅的事儿。”

    “毕竟是公共场合,该迁就得迁就”

    李先生说,他有孩子,也能理解现在的年轻人,“社会环境变了,年轻人戒备心强,不爱跟陌生人聊天,作息时间也跟我们不一样,喜欢独处、私密。但是毕竟是在公共场合,不是自己家,很多事该迁就得迁就”。

    根据李先生的出行经验,下铺票其实没有那么难买。“提前计划好,开票就抢,只要不是节假日高峰,基本都能抢到。也有个别车次或者好时段的,车票会紧张些,那就换个车次或者时间。真要是有急事必须得走,老年人买不到下铺票就改乘高铁或者飞机。那种强行要跟别人换铺位的,我也不赞成,咱也不能倚老卖老、既要又要。”

    【分析】

    触及公共和私人空间界限问题

    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起淮表示,根据民法典关于旅客乘运义务的相关规定,旅客在购买卧铺车票后,就拥有了对应时间内该铺位的使用权。在不影响其他旅客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旅客有权对自己的铺位进行合理使用。“在旅客挂帘子的问题上,虽然法律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但如果挂帘子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不便,例如挡住了扶梯或者部分公共设施,影响了中上铺旅客的正常使用,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侵权。”

    “该事件触及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问题。”张起淮表示,卧铺车厢属于公共空间,旅客挂帘子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私人空间和隐私,可以理解。但是,这种行为也可能影响到其他旅客对于公共空间的使用权和舒适度,尤其是在空间相对狭窄的卧铺车厢中。“如何在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找到平衡,是每个人都该思考的问题。”

    在客运服务提升方面,张起淮也提出了建议。“老年人如果买到了中上铺,在爬梯子的过程中容易摔跤,如何妥善解决安全问题,在技术层面也需要铁路部门进一步研究。”张起淮认为,铁路客运部门应当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或对设施设备进行改进。“如果允许旅客挂帘子,应当制定详细的悬挂规定——使用何种材质、如何悬挂可以不对其他乘客产生影响,从而减少此类纠纷的产生。”张起淮表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铁路部门在票务服务中也应当与时俱进,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尽可能满足特殊群体的购票需求。

    社会需要“去自我中心”教育

    “在这类事件中我们看到,无论是站在哪一方,甚至是站在列车工作人员的立场上,好像都没有特别好的解决办法。”心理咨询专家韩三奇从专业角度分析说,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多难选择”,个体在面临需要同时考虑多方利益的情境时,往往难以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困难是导致冲突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正在经历转型,这也加剧了代际间的摩擦。”韩三奇表示,对于老年人来说,以往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下铺借坐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而且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就是与人为善,相互包容。但是当代年轻人中,很多是独生子女,有个性,注重个人权益,也更强调个人需求。他们的做法从道义上、法律上来讲,也无可厚非。“这种差异在沟通不畅时就很容易引发冲突。”

    “人们更加注重自我需求,这不是坏事。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社会是多元的,出门在外也要尊重别人的规则。如果一味地追求个性,其他的一概不管,结果会使矛盾冲突更加激烈。”

    如何平衡好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韩三奇提到一个心理学术语叫“去自我中心”,“现今社会需要‘去自我中心’的教育,这在心理学上有一套思维训练方法。在面临‘多难选择’时,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力争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综合《北京晚报》《华商报》《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