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武汉晚报

带你回看6处已经消失的绝景

日期:04-23
字号:
版面:第9版:天下搜秘       上一篇    下一篇

    从某种意义上说,苍穹之下,万物皆无常。在这无常的世间,记录成为了我们挽留岁月、珍藏记忆的宝贵方式,帮助我们在无常中寻觅永恒,于变迁中捕捉瞬间。

    时光不能倒流,有些风景,一旦错过便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回忆。今天,带你去看看已经消失的绝景……

    极易消逝的冰洞景观

    冰川用“生命”呈给世人的奇景

    你见过这个角度的珠穆朗玛峰吗?幽蓝的冰洞内,温润如玉的冰壁已经美得让人窒息,偏偏又在洞口望见地球上海拔最高、气势最雄伟的山峰。

    这张图片拍摄于2020年5月,拍摄地点是珠峰北坡中绒布冰川冰塔林区的一座冰洞。摄影师钻进洞内拍摄,一转头,发现蓝色的冰洞轮廓正好给珠峰作了一个“框景”。现在,这个画面已成绝版,因为两年后这座冰洞已在冰川的消融中不复存在了。

    平衡石

    在地质长河中昙花一现的奇观

    这块风动石是在河南济源牛大寨被发现的,因身处危崖之畔,支撑面极其狭窄而令人称奇,但比其本身更神奇的则是其大起大落的命运——2020年12月它被发现并曝光后,马上晋升为炙手可热的“网红”;红了不到3个月,2021年2月它竟被好事者推倒,从此不复存在。

    不过,它昙花一现的兴盛,却引发了许多人对风动石这类景观的关注。风动石是一类特殊的平衡石,因为手推可动或大风吹来石头会随之摇晃,而令人倍感神奇。

    桥摞桥 乌江的剖面图

    图为重庆涪陵乌江干流附近三座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桥摞桥”景观,随着三峡库区蓄水,下面两座桥已经被拆除。

    乌江的桥是不断向上发展的。最早的浮桥,紧贴在水面。然后水面上有了梁桥和拱桥,接着是大跨度的索桥。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桥逐渐离开水面,缓慢向高处发展,至今已提高到了上百米的高度。

    古代的桥梁,大多建在距离河面较近的位置,也因此时常会遭遇洪水的浩劫,不能持久。尤其是像乌江这样,一千公里几乎全是峡谷河道,可以说没有泄洪之处,河道水位会有高达几十米的提升,所有的传统桥梁都会被强大的冲击波摧毁。远离河面,是乌江桥的目标。

    很多古代的道路,被时间证明是最好的选择,如兰海高速经贵州段,与唐宋时贯穿此地的官道如出一辙。沿着古老的道路,一次又一次地架设更高更大的桥梁,也成为最佳方案。

    海蚀拱桥

    大海与礁岩激情碰撞

    辽东半岛西岸,大连瓦房店市驼山乡排石村附近的海岸,基岩岩性为石英砂岩,呈黄褐色,岩层产状水平,在海蚀作用、风力作用以及冬季的海冰冻融共同作用下,这里的海岸被雕蚀得与众不同。这段石壁比6层楼房都要高,长约1公里,岩层的纹理是一层一层整整齐齐的,像是用规整的石块搭成的,又仿佛堆叠的书卷。

    图为被当地人称为“滴水岩”的海蚀拱桥,它的外形酷似“桌子腿儿”,高约20米,最细处不过十几厘米。2021年年底,不少大连摄影爱好者去这里拍摄时,发现“桌子腿儿”已经不见踪影,只剩一摊乱石。

    这幅清流、浊流相拥的风景

    已一去不复返

    以前每到夏天,因为上游洪水暴发、滑坡增多,三峡的江水便浑浊不清,而此时,两岸的支流仍然清澈,每到两江汇合处,便可见一缕碧波流进长江泛黄的浊流。大宁河在巫山县城汇入长江,也制造出这清流注入浊流的风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三峡,曾是一代代文人墨客为之倾心的形胜之地,是长江文化源流最光彩照人的一段。世易时移,屈原归去,李白不复,沿岸的城镇早已更换了名字。历史的湍流不可挽留,但记忆却可在心中典藏。

    “这里曾经有一座老桥,现在见不到了”

    图为金沙江上的一座人行吊桥,在交通艰难的峡江地段,是非常重要的枢纽桥。2009年8月,时值盛夏,水流湍急,摄影师遇羊群经过,在高处俯拍下这张照片。

    2012年10月,当摄影师再到这里时,水电站工程已经开始施工,吊桥所在的位置,出现了两座可通行施工大车的铁轨吊桥。所以,图上的画面已经成为历史。

    据中国国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