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讲座现场。记者叶飞艳 摄 |
武汉晚报讯(记者叶飞艳)“1949年5月16日,是武汉人民永远难忘的获得解放的日子。”4月18日,在武汉解放7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武汉文史讲坛第18期讲座在武汉中心书城开讲。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陈芳国作为主讲嘉宾,以《武汉和平解放与城市新生》为题与读者分享背后故事。
陈芳国说:“75年前的春夏之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即将取得胜利的政治形势已经十分明朗。武汉在未发生战乱与大破坏的情形下,兵不血刃得以完整解放。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条战线与第二条战线紧密结合、团结奋战的重大胜利。”活动现场,他围绕“武汉城市工作的重新开辟”“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人民解放战争全面胜利为期不远”“桂系‘划江而治’的破产”“中共中央、毛主席的战略部署”“武汉人民反迁移、反破坏、保护城市的斗争”“武汉解放——迎接黎明的战斗”等方面内容,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情节,回顾党在武汉的各级组织卓有成效地策应配合、保护城市的英勇斗争,以及武汉如何开始了一座城市新的历史。
关于“武汉解放方式”,陈芳国说,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解放战争时期城市(地区)解放只有北平、天津和绥远三种方式。但这三种方式是对1949年3月以前解放战争中解放城市方式的总结,不是也未能包括全部解放城市(地区)的解放方式。“1949年3月以后,解放战争向更加广阔的战线展开,解放方式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武汉解放方式就是有别于以上三种方式的新典型——守者在三面包围的态势下,非战非和,而是弃城而逃,使进攻者顺利接管城市。”陈芳国介绍,75年前,人民解放军四野先遣兵团(12兵团)12万大军南下,与江汉、桐柏军区部队合围武汉,在团风、大冶渡江;张轸部队2.5万余人在武昌金口起义;国民党军于5月15日下午仓皇出逃,放弃武汉。5月16日,地下党派出工人、学生、商民代表到岱家山迎接第40军118师进汉口;第二天,汉阳、武昌相继解放。他表示:“继北平、天津、郑州等城市解放后,南京、武汉、上海、长沙、广州、重庆、成都等大城市先后解放,其中除了上海外,基本上都是‘武汉方式’。产生这种典型方式是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决定的。”和平解放后的武汉迎来城市新生,在保护和发展中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开始书写新时代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