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33.48亿元、同比增长6.1%。一季度,湖北经济保持回升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开门红”“开门好”。
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湖北经济运行起步有力、开局良好,主要指标向好势头不断增强,动能转换明显加快,市场活力持续提升,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稳”的基础更加牢固
41个工业大类行业有30个正增长
今年以来,湖北坚持稳中求进,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多措并举筑牢发展根基。
“稳”首先体现在经济基本盘。一季度湖北GDP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升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稳中趋好。
一季度,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0个正增长,增长面达73.2%。1—2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6%,10大门类中有8个正增长。
“三驾马车”稳健发力。一季度,湖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23个限上零售商品类别中15个实现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比上年全年提升0.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
“稳”还体现在就业和居民收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1.63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4%,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7.0%。一季度,湖北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0.5%。
“进”的动能更加强劲
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增长30.4%
湖北坚持以进促稳,积极培育力量、把握方向、开辟道路,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带动经济活力恢复提升。
看投资,一季度,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分别为38.9%、21.8%,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1个、0.1个百分点,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和社会公共领域,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投资增长30.4%。
看消费,消费向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转型。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限上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8%、7.1%,比上年全年分别提升26.7个、4.4个百分点。
看区域协同,今年以来,湖北三大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一季度武汉都市圈、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GDP分别增长6.0%、5.8%、6.7%,全省GDP、工业、投资、消费增速高于或与全省持平的市州分别有10个、12个、12个和8个。
一季度,我省市场活力显著增强。新登记市场主体47.86万户,增长13.0%。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11.4%、19.8%。假日经济、赏花经济、消费券效应带动市场持续升温,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6亿人次,增长12.3%。
“立”的实效更加彰显
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产销两旺
湖北坚持先立后破,紧扣新定位新使命乘势而上,向新而“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新投入持续加大。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0.0%、12.1%,分别比上年全年加快17.5个、4.5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50.1%。1—2月,规上汽车、电气、计算机通信行业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分别增长11.0%、3.7%、3.3%。
新产业发展加快,新产品产销两旺。计算机通信行业、电气、汽车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0.3%、23.1%、7.8%,从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微型计算机设备、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分别增长108.9%、20.2%、34.6%,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61.0%、40.8%。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一季度,13个国考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比上年同期提升8.8个百分点;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上升4.3个百分点,无劣V类断面。具有湖北特色的供应链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七大重点产业供应链平台打通循环堵点,物流基础设施整合投入力度加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22.3%,带动多式联运、货运代理、装卸搬运业加快发展。
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纵观一季度,湖北坚持在“稳、进、立”三方面统筹发力,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内生动能继续修复,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记者吴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