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上去是一张饭卡,戴上偏光眼镜就可以像手机那样刷视频、玩游戏。 |
 |
戴上特定镜片才能看到隐藏内容。 |
 |
仅需4个零件,就能改装好一部“饭卡手机”。 |
人是多样的复杂的,人群中有些双面人,他们可能:人前高冷,人后铁憨憨;人前开心果,人后小忧郁;人前很文静,人后很狂野……
但你知道吗,现在有种手机也玩起来两副面孔——最近不少中学生人手一张神奇的“饭卡”,它看似只是一张白卡,但是戴上特定的镜片就会发现,原本空无一物的“饭卡”竟然变成了手机,甚至它还有聊天、玩游戏、刷视频等一众功能。
这种“黑科技”极具隐蔽性,孩子刷得飞起,也不容易被发现,这也引发了不少家长和老师的担忧。
【现象】
看似饭卡实为手机
肉眼难辨引家长担忧
近日,一款“饭卡手机”受到部分中学生追捧。看似一片空白的屏幕,只要戴上特定镜片就能看到隐藏内容,能聊天、玩游戏、刷视频,隐蔽性很高又价格低廉。孩子们的这一消费,引发了家长担忧。
记者在某网购平台上搜索“饭卡爆改手机”关键词发现,相关商品的热度值很高,共有几百件在售。这类“饭卡手机”商品的标题上标有“上课不被老师发现”“定制产品”“爆改”等字样,售价在300元左右,有16GB和32GB存储规格配置,高配版还有无线充电功能。
记者点击某一款商品链接还有数条购买评价:“居然是真的,用了段时间不卡。”“除了运行速度比较慢,其他功能都可以正常使用。”
记者在某二手物品交易平台调查发现,“饭卡手机”的售价在150元—300元。经过和部分个人卖家交流,记者获知,“饭卡手机”一般由老型号的苹果手机5S改装而成,在这个过程中仅保留核心零件,厚度可以大幅度降低。但是扬声器、摄像头会被拆除,因此“饭卡手机”无法发声、无法拍照。
记者在同平台搜索苹果5S,显示出的商品售价基本都低于100元,随后记者询问“饭卡手机”卖家为什么售价高那么多,对方表示:“人工费比较高”。
卖家告诉记者,“饭卡手机”加上饭卡套厚度总共约1厘米。哪怕屏幕是开启状态,肉眼看上去也是空白一片,只有戴上偏光眼镜才能看清屏幕。
在抖音、小红书商城、闲鱼App上,“饭卡手机”商品也能被搜索购买。记者随机询问了两个淘宝卖家,卖家直言虽然性能与市面上的智能手机差很多,但是足够满足刷视频、聊微信,还是苹果正版系统,下单后5天内可以发货,还赠送定制眼镜。
仅需四个零件
网上还有改装教程
平台上卖家称:“我们都是下单现行组装的,最近订单很多,我这边已经排到后天了。”记者举例了一款热门游戏询问是否可以玩,对方表示,“可以玩的,这个就是正常手机,把外壳、扬声器、摄像头拿掉了,其他都和原手机一样。无线网和电话卡都可以正常使用。”卖家称,一般是学生下单比较多,现在下单还送偏光眼镜。
“饭卡手机”相关话题在互联网上被持续热议。记者联系了淘宝官方客服,针对此类现象,该客服人员表示,这些卖家以个人身份开店,还不属于市场主体登记标准,目前没有排查到相关违规行为,如果进一步核实卖家存在违规,会下架商品或者关闭店铺。
除了网购平台有“饭卡爆改手机”售卖以外,在社交平台上还有不少“爆改饭卡手机”攻略,其中点赞最高的超过十万。
在这个攻略视频中,博主介绍,花几十元买一部苹果5S,拆下屏幕后,通过加热的方式分离内外屏,再把内屏上的偏光层取下,然后取下主板、电池、充电插口,加上内屏一共4个零件,将这4个零件一起放入饭卡卡套后,一部“饭卡手机”就制作好了。先前取下的偏光层还可以用于制作偏光眼镜。
在该视频下方,有评论称不建议个人跟着尝试,因为没有工具内外屏分离会很困难,并且主板难拆;有评论询问是否有成品售卖;还有评论批评称,这种“饭卡手机”就是专门为学生偷玩手机制作的,还有人更是晒出了周围就有同学使用这种设备,“这玩意我同学干过,自习课他两个手指头在那捣鼓个不停,我还问他玩饭卡干嘛,结果他把眼镜给我,我惊呆了”。
【政策】
教育部明确
中小学生不得带手机进校园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各校要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23年10月27日,国新办举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游森表示,教育部将开展中小学生网络沉迷防治,督促各地各校严格落实学生手机“有限进入校园、严禁进入课堂”的相关管理要求。
【答疑】
废旧手机改造的
饭卡手机售卖合规吗
手机并不是想生产就能生产,想卖就能卖的。电子类产品都需要强制性3C认证标准,生产和销售手机也需要取得各种许可和资质,一部手机从生产出来到进入市场,需要对硬件、软件的安全性、稳定性进行多项测试,以保障其不会有自燃、爆炸、泄露个人隐私等安全问题。
这种“饭卡手机”,看上去压根都不像个手机,却具有手机的部分功能,感觉非常“擦边”,由老旧报废手机改造而来,究竟是不是正规合格的产品,实在需要打一个问号。
电商平台的客服回应称,这种产品不在禁售品之列,其实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一般来说,电商平台的禁售品包括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品,盗版侵权、危害公共安全的违禁物品,还有一些低俗、色情暴力物品,这个分类是非常粗放的,而“饭卡手机”这种产品属于新出现的事物,当下自然没有被精确地列入禁售品名单里。
【说法】
改装“手机饭卡”
用于生产经营涉嫌违法
据了解,平台上销售的“手机饭卡”多为定制产品,可自行选择手机型号进行改造,也没有3C安全认证。
海南海石律师事务所张晓丽认为,商家改装的“手机”属于电子产品,该产品并未经质量检验,潜藏着安全隐患。改装“手机饭卡”用于生产经营涉嫌违法,且存在爆炸、自燃等安全隐患。若改装没有得到苹果公司的授权,由此引发的爆炸、燃烧等,则应由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责任。
“饭卡手机”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才能为孩子们构筑一道防护墙。
在电商平台上,一些唯利是图的商家用“不被老师发现”等字眼作为卖点吸引用户。如此公然引诱孩子们的营销方式,除了有悖公德,是否还涉嫌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对于兜售此类产品的不良商家,电商平台理应把好关口,相关部门也要从源头上加强监管,依法从严治理。
堵不如疏。“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一件普及品全面融入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视之为洪水猛兽,简单地“一禁了之”,显然不现实也不科学。面对“饭卡手机”,严管之外更需善导,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引导,让孩子学会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站在更高层面审视,手机问题背后折射的是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大课题,惟有“管”与“教”结合,从光明健康的“正门”把孩子带入信息化时代,才能坦然面对各种新挑战并且不断化“危”为“机”。
综合《扬子晚报》《华商报》《中国妇女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