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武汉晚报

这个小区半年没丢一辆电动自行车

日期:04-08
字号:
版面:第8版:城事·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张文昌(右)和电动车巡防小分队队员在小区巡查没有拔钥匙的电动自行车。

    通讯员周继昌 摄

    5日下午3时,在光谷当代花园大门口的地铁站A1出口,居民王道清习惯性地在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巡查一圈,果然在一辆白色电动自行车上看到插着的钥匙。拔钥匙、贴领钥匙的纸条、加装临时锁,一套流程驾轻就熟。这是他当天在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点拔下的第二把挂在车上的钥匙。    

    从去年3月开始,王道清加入社区民警张文昌组织的电动车巡防小分队。地铁口、楼栋门前、架空层和停车棚,民警带着居民和警务团队,最多的时候一天从27辆电动自行车上拔下车主忘记的钥匙。在巡防小分队一年多的努力下,当代花园小区从一个电动自行车盗窃高发案小区,转而实现了零盗窃。

    丢的电动自行车几乎都没上锁

    张文昌介绍,当代花园小区是个敞开式小区,每天借道穿行车辆上千台,大门口就是3个地铁口,电动自行车被盗、电瓶被撬走的事,过去每周至少都有两三起。“尽管我们不断加强巡逻、增加视频监控,但没能完全杜绝。”

    去年3月初,张文昌带着警务团队的队员把整个社区和周边停放电动自行车的位置走了一遍,把半年以来电动车报警信息进行复盘,发现被盗主要集中在社区大门口地铁A1、A2、B出口广场和6号楼、7号楼、15区架空层,而且被盗车主几乎都没有锁车,还有不拔钥匙的。    

    讨论中,小区巡逻专班的晚班班长唐时盛出了个主意:大家每天轮流检查电动自行车上有没有钥匙,有的话就把车锁上,钥匙送到张文昌警务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经过一番讨论,就定下了方案,成立电动车巡防专班,唐时盛任队长,成员还有来自小区的魏晓勇、方家亮、余传等1名保安、3名业主。

    屡次发案的7号楼居民王道清第一个报名。去年3月8日,电动车巡防小分队正式成立,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在小区转一转,专瞅电动自行车有没有上锁,没有上锁就拔走钥匙帮忙保存。第一个月,最多的一天就拔掉了27把钥匙,给没有上锁的车加装临时锁39把。

    从居民不领情到钥匙越收越少

    去年11月,张文昌在小区12区群内看见有居民正在发牢骚。原来是一位姓袁的妈妈送孩子上学赶时间,忘记拔电动自行车的钥匙,返回后发现钥匙已经不在车上了,看见贴在上面的纸条要求到社区警务室领钥匙,自己又急着赶去上班,抱怨拔钥匙的人多管闲事。张文昌看到后,迅速安排队员将钥匙送到车主袁女士手上,并提醒她:“小区再安全也没有锁安全!”半小时后,袁女士到单位给张文昌发去微信:“我错怪你们了,正是因为你们认真负责,才让小偷忌惮。”

    每周,张文昌都会将电动车随意停放、不上锁、不拔钥匙的情况整理后发到业主群里提醒,大家的安全意识一步步提升,队员们收的钥匙也变少了。“现在少多了,但每天还是能收到三把五把。”队长唐时盛说。

    小区实现电动自行车零发案

    电动车巡防小分队运行1年来,5名队员每天活跃在有电动自行车停放的地方,走一圈下来就是3公里,得花2个半小时。尽管有些枯燥和疲倦,但面对前来领钥匙车主的感谢,大家都觉得自己的行为保护了居民的财产,为社区作了贡献,很有成就感。

    在这个小分队的带动下,更多的居民积极支持和参与行动,当代花园这个2万人的大社区,近半年以来实现了电动自行车被盗零发案。张文昌说,再难的事,只要把居民发动了,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能解决。

    在当代花园小区,像电动车巡防小分队这样的还有6支队伍,有广场舞扰民治理小分队、文明养犬倡导小分队、出租屋流动人口服务小分队等。最近有居民反映电梯运行安患问题,张文昌和社区居民一起研究推动改进工作,又成立了新的小分队。

    记者魏娜 通讯员张敏 徐天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