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通讯员周珊)心脏瓣膜是控制血液保持单向循环的“阀门”,维持人体规律的循环供给。作为最主要的一道“阀门”——主动脉瓣,一旦出现严重狭窄病变,会对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72岁的陈爷爷便因这道“阀门”不能完全打开——心脏主动脉瓣膜严重狭窄而亮起健康红灯。所幸心血管内科医师团队为其微创置换心瓣,重获“心”生。4月2日出院之际,老人及家属主动要求与医护人员合影,留下重生纪念。
陈爷爷是湖北阳新人,平素身体硬朗,从未就医体检。半个月前,他在做农活时突觉胸闷、气喘、乏力,强忍着干完活回家充分休息后稍微缓解,当时并未太当回事。谁知一周后,陈爷爷再次上山务农时,不适感卷土重来,甚至变本加厉,“这次山路明明平坦些,却累得筋疲力尽”。到附近诊所接连输液两天仍无法缓解,事觉不妙后,陈爷爷才致电城里的子女,告知连日来的不适。经熟人介绍,陈爷爷在家人陪同下来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寻求医治。
经该院胸痛绿色通道及时完善相关检查,陈爷爷被确诊为主动脉瓣明显钙化,重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接诊的心血管介入专家吴兴安主任医师介绍,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进展性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随着病程发展会出现心肌肥厚、心脏变大、心功能不全等情况,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疲倦、活动耐量下降、胸痛、头晕、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导致恶性心力衰竭、心脏骤停,甚至随时有猝死风险。
考虑患者年事已高、心功能较差、身体不耐受,并充分尊重老人不愿接受外科开胸手术的意愿,吴兴安即刻组织心脏介入团队及医学影像科、麻醉科、超声诊断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MDT团队充分评估,一致决定为陈爷爷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微创手术(简称TAVR),即通过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膜位置,完成植入,进而恢复瓣膜功能。
充分准备后,吴兴安带领多学科团队有条不紊地为患者完成一系列精细手术操作,仅通过毫米级股动脉穿刺建立起TAVR通道,将人工瓣膜精准送至病变的主动脉瓣膜,顺利完成植入。术后造影显示人工瓣膜位置良好,无瓣周漏、无跨瓣压差,左右冠脉开口无闭塞。看到新的“阀门”在心脏里酣畅自如地“开关”,陈爷爷的胸闷随之迅速消失、呼吸自如,次日便能下地活动。
据悉,陈爷爷是该院首例TAVR手术的受益者,此项手术的开展不仅是医院在结构性心脏病诊治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也将造福更多高龄、合并症多、心功能差、不能耐受开胸体外循环手术的严重心脏瓣膜病患者,在心脏换瓣不开胸的基础上,实现重换“心”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