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武汉晚报

哥斯拉为何成为怪兽电影“顶流”

日期:04-04
字号:
版面:第12版:文娱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哥斯拉。

    2024年,随着《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的上映,世界影史中最经典的怪兽之王形象——“哥斯拉”迎来70周年纪念。《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在中国影市上映不到一周时间,票房突破3.5亿元,豆瓣开分7分,两大“史诗级”怪兽王者哥斯拉和金刚再度同框,组团打怪,联手抗敌。从最初隐喻核战之殇的怪物,到如今地球和平的守护者,哥斯拉经过一系列的转变与重建,成为当下流行文化中颇受欢迎的怪兽“顶流”。

    从破坏者到守护者

    从票房走向和观众反馈来看,《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的表现有些出人意料。尽管存在着所谓的“好莱坞续集疲劳症”,但哥斯拉与金刚的再度联手,依旧受到了影迷的青睐。其前作《哥斯拉大战金刚》之前在中国市场斩获12.3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当年进口科幻片票房冠军,成绩相当惊人。

    哥斯拉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54年。当时日本遭受了一系列的氢弹爆炸试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第五福龙丸”事件,它所引发的后续事件在日本国内产生的影响力,比美国直接投放原子弹的效果更让当时的日本国民害怕。这些试验引发了人们对核武器的恐惧和不安。“第五福龙丸”事件发生8个月后,初代哥斯拉在特摄片中诞生了。

    从外貌上看,哥斯拉的形象虽参考了《原子恐龙》中的一些设定,却完全区别于西方的“巨兽”,比如金刚。哥斯拉有着类似恐龙的头部、能够直立行走的身体、健壮的前肢、粗壮的双腿和尾巴、珊瑚状的背鳍,外表如鳄鱼的表皮,口中可以喷吐出被叫做原子吐息的放射热线。

    在特摄片中,初代哥斯拉定位于破坏者,代表着不可阻挡的灾难和毁天灭地的力量。导演本多猪四郎等人曾经表示,哥斯拉就是核武器的象征,粗糙的外表象征着战争给人带来的恐惧和创伤。哥斯拉喷吐原子吐息毁灭城市、摧毁军队,就是在重现原子弹重创的日本。除了对核武器的恐惧和担忧之外,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留下的精神创伤以及对广岛、长崎核爆逝世者的哀悼等。

    随着时间的变迁以及种种原因,电影摄制者对哥斯拉的形象进行了重塑,哥斯拉从原本的破坏者形象转变成为了守护者。以1962年上映的《金刚对哥斯拉》为界,哥斯拉的形象发生了明显转变。哥斯拉影片的风格定位转向以青少年观众为主的合家欢路线,哥斯拉逐渐被“洗白”。1964年上映的《战龙哥斯拉之三大怪兽》中,哥斯拉和摩斯拉、拉顿并肩作战,共同守护人类。此后《哥斯拉对黑多拉》中,黑多拉被设定为靠吞噬各种污染物而生存壮大的邪恶怪兽,而哥斯拉则被赋予了保护地球环境的正义使命,环保主义成为影片重要的价值核心。

    2014年上映的《哥斯拉》已经显露出人类世界不得不靠哥斯拉来拯救的主旨,2019年的《哥斯拉2:怪兽之王》则直接传达了“人类的存亡取决于哥斯拉”。《哥斯拉2:怪兽之王》主要讲述一位科学家想通过唤醒其他巨兽从而恢复地球的自然生态,然而事情的发展却不受人类的控制,世界各地的巨兽被同时唤醒,意图灭绝人类。此时人类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哥斯拉身上,在影片末尾,科学家临死时说“怪兽之王万岁”,众人也表示,“万幸哥斯拉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自此,哥斯拉的守护者形象已经完全确立。

    从特摄片到特效片

    哥斯拉不仅见证了怪兽电影和日本社会的发展,还见证了电影技术的发展。作为一部以怪兽为主要卖点的商业科幻片,1954年上映的首部《哥斯拉》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取得了超乎想象的票房佳绩,并成功实现了海外输出。这让制片商东宝株式会社兴奋不已,从此不断推出续作和同类题材作品,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东宝”的特摄科幻片已经形成了一个与后世的“漫威宇宙”相仿的“东宝空想科学世界”。

    从2014年版《哥斯拉》到2019年的《哥斯拉2》和2021年的《哥斯拉大战金刚》,再到近日上映的《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过去的10年里,哥斯拉电影成功从传统特摄片“转型”为更烧钱的好莱坞特效大片。2023年,为了庆祝哥斯拉电影诞生70周年,东宝株式会社推出了一系列新作品计划,包括在2023年已经上映的电影《哥斯拉-1.0》,一部CGI短片《哥斯拉大战美加洛》,还有授权给好莱坞的剧集《帝王计划:怪兽遗产》。其中,《哥斯拉-1.0》是东宝为哥斯拉制作的第30部电影,在日本和北美均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票房成绩。根据日本电影制作者联盟统计,《哥斯拉-1.0》在2023年获得了日本本土电影排名第五的成绩,票房收入为55.9亿日元。该片在北美的票房更是突破5000万美元大关,成为2020年后首部跨越这一里程碑的非英语电影,更获得了今年奥斯卡的最佳视觉效果奖。

    随着哥斯拉、金刚、基多拉这些远古泰坦的战场扩张,以哥斯拉为核心辐射出的“怪兽宇宙”也逐渐成型并有了愈加丰富的内容,越来越多隐匿在怪兽阴影之下的谜团浮出水面,为哥斯拉系列的延续提供了不竭的创作动力。然而,对于部分粉丝来说,视效的升级和全新的剧情并未带来太多喜悦。这部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系列电影,其最初的创作目的带有强烈的现实警示意义和人文关怀色彩。当哥斯拉逐渐迎合市场,流于“特效”带来的感官刺激时,是否还能迎来下一个70年?

    据齐鲁晚报

    91岁金刚大战70岁哥斯拉!

    影史地位谁更高?

    哥斯拉和金刚是怪兽类型电影两大里程碑式主角,看它俩交手,很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恶趣味”,就像关公战秦琼,不妨胜败放两边,娱乐摆中间。

    论寓意,二怪平分秋色

    相对于大银幕上传统的邪恶外星生物或者漫威式超级恶棍,哥斯拉也罢金刚也好,两个大怪物的恐怖只是体现在身形巨大造成的压迫感以及带来的破坏性上。对于人类来说,金刚和哥斯拉不但是没什么太大恶意,更是在不断提醒我们,当人类文明导致大自然失衡后,将要面临什么惩罚。在警世意义这一点上,哥斯拉和金刚算是打成平手。

    拼战力,哥斯拉占据上风

    通过几部影片中的多次交手记录来看,赤手空拳拼战力互殴时,皮糙肉厚的哥斯拉完全占据上风,加上可以洞穿地球的原子吐息加持,它面对金刚时,多少有些像是孤傲的大师在管教淘气的少年小徒弟,点到即止,以和为贵。而金刚好歹也算是灵长类哺乳动物,大猩猩脑容量远超大蜥蜴哥斯拉,只要金刚能寻到趁手武器加以不讲武德,就有获胜机会,没办法,进化论就是这么规定的。

    奥斯卡,金刚为王已久

    在大银幕上对决,金刚面对哥斯拉确实胜算很小,但如果是放在奥斯卡战场上,学院对金刚的偏爱明显超过了哥斯拉,金刚获得4座小金人外加4次提名,哥斯拉只拿过1次奥斯卡,金刚完虐哥斯拉。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