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张剑 通讯员周宇 周江瑶)50岁的王女士因上腹疼痛近1年,来到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就诊,经诊断为“胆囊结石”“胆囊腺肌症”,收入普外科进行治疗。科主任曹庭加运用新型显影技术准确定位肝胆系统,为王女士手术切除了折磨她将近一年的“罪魁祸首”,减少了手术损伤,助其快速康复。
3月27日下午,王女士因反复腹痛来到泰康同济就诊,医生在仔细查看患者先前的检查结果后,建议患者住院手术治疗。普外科快速康复(ERAS)团队利用多学科技术,采取多形式的干预方式,对王女士进行术前评估,按标准纳入快速康复组,并为其制定了详细手术方案。
3月29日,经过完善相关检查,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曹庭加主任及其团队为王女士实施了“ICG荧光导航+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该手术使用了一种名为吲哚菁绿(ICG)的新型光敏剂,帮助手术切除得更加精准,减小手术可能造成的胆道损伤及并发症,使手术更加安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曹庭加主任介绍,传统的胆结石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开放胆囊切除术等,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如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胆道损伤、胆漏、胆石残留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往往需要住院较长时间来恢复,甚至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而ICG辅助荧光导航手术在减少创伤、降低胆道损伤并发症和胆石残留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快速康复外科团队的帮助下,患者仅需3天左右便能出院。
4月2日,王女士经过术后3天的治疗恢复,顺利出院。她开心地表示,之前还一直担心手术后要住院很长一段时间,没想到这次不仅解决了一直困扰她的腹痛,还只住了几天就出院了,给她节省了不少时间和费用。
曹庭加主任指出,此次手术使用的吲哚菁绿是一种具有特定光学性质的染料,能够在特定波长的激光下发出荧光。其原理是通过静脉注射后,ICG迅速被肝细胞摄取并排泄至胆汁中,从而使胆囊、胆管在荧光成像下清晰可见。
与传统手术相比,ICG辅助手术更安全精准,能够直接定位到患处,从而减少手术损伤;其次,ICG辅助荧光导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较小的创伤,可以有效预防胆道损伤和胆石残留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有效规避再次手术的风险。
曹庭加主任表示,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导航技术在未来的胆道及肝脏手术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使外科手术更加精准,创伤更小,能够帮助广大患者减少住院的时间和费用,为他们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