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武汉晚报

73岁母亲记下每名公交车司机名字

日期:04-04
字号:
版面:第9版:城事·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李广威、谢俊文、李柏祥、尹成、舒汉文……还有今天刚刚帮过我们的倪德聪,谢谢所有热心的武汉通恒公交805路驾驶员。”3月29日下午,在解放大道武汉楚剧院宿舍的家中,73岁的上海老知青张云芳拿出一沓信纸,认真地把一个个名字填写在精心准备的感谢信中。

    张云芳的儿子阿旭(化名)是尿毒症晚期患者,双目失明外加双肾衰竭,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今年春节后,每周二、四、六,张云芳都会将儿子扶上轮椅,乘公交805路车前往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做透析。渐渐地,她记住了这群帮助过她的司机,记下了他们的名字。

    “她记下了我们

    我们也记住了她”

    今年春节以前,张云芳和儿子一直租住在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旁边的新华家园小区。每次出门,她只需将儿子扶上轮椅,步行几分钟即可抵达医院。

    为了减少生活支出,母子二人春节后搬到了阿旭爷爷生前居住的武汉楚剧院宿舍区。搬家后,每月2900元的房租省下了,但如何送儿子去医院成了张云芳的新难题。

    “刚开始我打过几次车,但毕竟有轮椅,不太方便。”张云芳说,出行问题困扰了她很久。后来,她研究了一下附近的公交线路,发现楚剧院门口的805路可直达中心医院后湖院区,于是决定试着乘坐公交出行。

    “动作慢了,司机会不会觉得麻烦?”“乘客会不会觉得我耽误时间?”今年3月初,张云芳推着儿子第一次乘坐805时,内心有些忐忑。

    车辆进站停稳后,张云芳刚要扶儿子上车,一双手就从旁边伸过来搭在了阿旭身上。“阿姨,您慢点,让我来。”张云芳抬头一看,一位中等个头、身体精瘦的司机大哥已从驾驶室跑了下来。帮忙扶阿旭上车后,他又将轮椅搬到座椅旁边放置妥当,这才转身坐回驾驶室。

    车停到站,司机大哥又跑了过来,将轮椅抬到地面,把二人护送到站台。“李柏祥,我记住了,感谢你。”张云芳快速瞥了一眼对方胸前的名牌,将名字记在心里。

    这次经历也让李柏祥印象深刻。3月29日下午,在江岸区塔子湖一路805路调度室,驾驶员李柏祥回忆与张云芳第一次碰面的场景时说,老人极为客气礼貌。“当时她把儿子安顿好后,还特意走到驾驶室跟前,跟我说了几声谢谢。”

    “她记下我们,我们也记住了她。”驾驶员尹成也认识张云芳。“我载他们母子俩的那天下着小雨,当时担心他们下车时淋雨,就帮他们撑了一会儿伞,结果她还特意打来电话感谢。”尹成说,帮助行动不便的乘客原本就是公交驾驶员的分内之事,但张云芳阿姨格外看重这举手之劳。

    在武汉多家单位工作

    54年来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

    3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张云芳家中,她拿出了几张手写的感谢信,上面记录了一个多月以来乘坐805路收获的感动。这封信字迹娟秀,字里行间真情流露。“这群优秀的公交驾驶员积极向上,乐于助人,为他们喝彩、点赞!”

    第一次见到张云芳时,记者很难想象她已经73岁。她动作麻利,在屋子里忙前忙后,一会儿帮记者端茶倒水,一会儿又切来水果,还要不时去照料儿子。

    记者通过沟通发现,张云芳思维活跃,语言天赋极高。她跟上海家人联系时讲着流利的上海话,又能无缝切换成地道的武汉话,甚至还能说一些黄陂话。儿子阿旭重病近10年,她一方面积极带儿子前往上海、武汉各大医院治疗,一方面则耐心开导,让儿子保持心情舒畅。

    当天中午,记者与张云芳母子二人一起吃饭时,阿旭点了最爱的辣子鸡,还要了一瓶饮料。“我能活到现在,真的是多亏了我的妈妈,是她教会了我乐观积极面对人生。”今年48岁的阿旭说。

    张云芳坚强乐观的性格与她充实丰富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1970年,19岁的张云芳随着上海知青下放队伍一起来到湖北黄陂。从繁华的上海淮海路到贫穷落后的农村,她怀着对国家建设的憧憬和热血,积极融入当地文化,仅几个月就学会了一口地道的黄陂话。

    同年,张云芳从黄陂调入武汉电池厂担任广播员。由于从小喜爱乒乓球,对比赛规则颇有研究,她在武汉电池厂工作期间,被武汉体委抽调担任第一届“全运会乒乓球赛”的裁判。这届比赛在武汉举办,远在上海的父母通过电视看到了她的身影。

    从1976年直至退休,张云芳一直在武汉长江轮船公司工作,先后担任餐务员、服务员、售票员、广播员等。那时,往返于武汉和上海之间的东方红14号船成为她的主要“战场”。张云芳至今仍怀念那段时光:“每趟来回需要6天时间,既可以探望上海的家人,还能在船员中推广乒乓球,这份工作令我感到充实。”

    从青春到年迈,这位来自上海的女士,在武汉的沃土上历经了人生的重要篇章,并与这座城市结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在司机李广威的印象中,张云芳一直将“谢谢”挂在嘴边。2022年,张云芳在公众号上写下一篇感谢武汉的文章,名为《武汉,我圆梦的地方》。

    逆境中的坚强乐观

    感动身边每一个人

    2015年,儿子阿旭因糖尿病导致双目失明,此后又患上尿毒症,生命垂危。张云芳为了照料儿子特地请了一名护工。退休多年的她则选择回上海打工挣钱。近两年,她回到武汉独自照顾儿子,除了饮食起居,还要定期陪儿子去医院治疗。

    29日午饭过后,记者跟随张云芳母子二人乘坐805路前往医院。出门时,她先将儿子扶到楼道口的楼梯旁,再用钥匙打开轮椅上的锁,随即将轮椅摊开,扶着儿子坐到轮椅上,整套动作熟练麻利。

    轮椅出了单元门后,迎面而来的阳光照射在阿旭身上。“妈妈,今天天气很舒服。”“是的,今天有20多摄氏度。”两人一边聊着天,一边感受暖暖的春意。

    抵达公交站时,一辆通恒805路车刚好进站,司机倪德聪见到有轮椅需要上车,连忙跑到后门处。他搀扶着阿旭上车后,又将轮椅搬上车。车上几位乘客对着车厢摄像头竖起大拇指。

    下车时,倪德聪又主动上前提供帮助,张云芳也习惯性地看了眼司机的名牌。“小伙子,感谢你。”

    几天前,张云芳的感谢信被寄到了武汉通恒公司。805路运营主管蒋琴来到张云芳家中探望,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经历后,对老人充满敬意。“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在蒋琴看来,张云芳不管生活多难,都没有将每一丝善举当作理所当然,而是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生活,积极向上。

    张云芳的这份乐观和坚强不仅让自己在逆境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也感染了805路全体27名公交司机。“她从未抱怨过自己的艰辛,始终优雅从容面对生活的磨难,对别人的点滴善举牢记于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她学习。”倪德聪这样评价张云芳。

    文/记者刘海锋 通讯员虞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