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涌执法为民工作队”队员在工作中。 |
 |
白沙洲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通讯员杨槐柳 摄 |
清明时节雨纷纷,缅怀英烈忆忠魂。在武汉警营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生命早已定格在了历史的某个时刻,他们的精神却一直陪伴警营的战友奋勇前行。张永文、汪宜友、吴用智、肖立斌、谢明、李春伟、吴涌、鄂红兵……他们响亮的名字镌刻在英雄的丰碑上,更镌刻在战友的心中。他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的故事,一直在警队延续着。崇敬他们的战友秉承他们的遗志,踏着他们奋斗的足迹,持续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铮铮誓言。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走进公安英烈们曾经战斗的地方,走近还在这里继续战斗的战友们,倾听这里最新的故事。
“你的鞭策从未离开”
2023年1月22日正月初一凌晨,除夕夜执行巡逻任务归来的武昌区公安分局白沙洲街派出所社区民警鄂红兵,突发心梗倒在了家门口,永远地离开了亲人和战友。牺牲时他穿着警服,警号032078。
沉默少言的鄂红兵有着突出的基层工作业绩。接替鄂红兵前去涂家沟社区警务室的民警是51岁的朱峰,与鄂红兵共事20年,一个社区、一个治安,交集并不多。朱峰坦言:“接手这个社区,我有压力,因为老鄂做得太到位了。”朱峰刚接手时,有个戒毒人员对他说:“最近生活困难,可以帮帮我吗?”经过打听,原来是老鄂生前一直帮扶他。朱峰说,老鄂怎么帮我就怎么帮。后来,戒毒人员配合毛发检测,两次均为阴性。
学校有滋事的调皮生,朱峰说,老鄂过去为把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得平平安安,每天坚持高峰护校,我向他学。朱峰找学生和家长苦口婆心地劝,家长越来越配合。短短一年时间,群众20余次公开点赞朱峰、6次送锦旗给他。
和居民打交道多了,朱峰发现,沉默的老鄂为居民办了一箩筐别人不知晓的实事、好事。他说:“跟老鄂比,我有差距,他时时都在鞭策我。”
“你的精神从未缺席”
清明前夕,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汉正街利济派出所晨会点名,“石俊红”“到”“于雷”“到”,当唱名到“吴涌”时,齐刷刷的一声回应“到”!他们都是“吴涌执法为民工作队”的成员,他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警号为028511的战友。
2020年,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61天奋战的吴涌,劳累过度牺牲在工作岗位上。那年,他51岁。
在同事眼中,从警31年的吴涌与人为善,和群众打成一片,既公正执法又不失温情。他留下了一个工作秘籍——“每一个看似琐碎的警情背后都是群众的期盼,一定要把他们的诉求放在第一位”。
去年,汉正街一辆送货面包车在巷口挡住了另一辆车的路,双方眼看争得面红耳赤要动手,一个搬运工赶紧找到56岁的丁家峰,丁家峰边打电话向硚口区分局汉正街利济派出所民警于雷汇报,边赶去现场调解,民警尚未赶到,双方怒火已经平息。
作为“吴涌执法为民工作队”一员,为解决汉正街商户种种琐碎事,于雷将熟识70多名搬运工的“老扁担”丁家峰吸纳进社区警务团队,积极开展“报信、劝和、宣传”工作。
“吴涌心中永远装着群众,他的精神一直都在给我们力量和智慧。”于雷说。
“你的陪伴不在身边恰在心间”
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老警察张家强每年不止来一次。今年清明前夕,张家强又来了,这个恪尽职守地走完40年从警路的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有好多话想对长眠于此的好同学、好战友、好兄弟张永文和汪宜友说。
40年前,为保护群众安全,在歹徒拉响手榴弹的危急时刻,3位年仅20岁的实习民警奋不顾身地将歹徒牢牢抱住,用身体组成人墙阻挡爆炸。一声巨响过后,张永文、汪宜友壮烈牺牲,张家强身负重伤,左臂高位截肢,体内留下了近百枚细小的弹片。
“你们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和所有为公安事业牺牲的烈士们一道,永远活在了我的心中,为我照亮前行之路。”张家强一边擦拭着墓碑,一边深情地说。
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据悉,1980年以来,武汉公安共有133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公安先后有55人被评定为革命烈士。在他们曾经战斗的派出所、刑侦队、检查站、交通大队……战友们难忘他们全心全意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可敬又可爱的模样。正因为满怀对江城人民的赤胆忠心,武汉公安英烈们英勇无畏的精神代代相传。
那些熟悉的脸庞,他们一直都在,他们永远都在。
通讯员杨槐柳 记者戴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