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刚出生一周的猴宝宝。 保育员黄磊 摄 |
3月28日,武汉动物园焕新回归半年之际抛出重磅喜讯,本月21日,亚洲区灵长馆内诞生了2只川金丝猴宝宝,这是武汉动物园30年来的首次成功自然繁育。2只幼崽分别来自2个金丝猴家族,目前刚满一周,由母猴亲自喂养,身体都很健康。
川金丝猴繁育不简单
金丝猴属于灵长目猴科仰鼻猴属,它们和大熊猫并称“中国双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物种,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川金丝猴拥有金灿灿的毛发,是名副其实的“金丝猴”。
川金丝猴全年均有交配,8月至10月为交配盛期,孕期为7个月左右,通常1胎1崽,需要经历半年左右的哺乳期及1年左右的育幼期,3岁左右小猴才会独立生活。
“在动物园圈养状态下繁殖川金丝猴难度较大,配对容易繁育难。”武汉动物园总工程师高燕鸿介绍,只有在种群数量大的时候,配对成功几率才会大,并且猴子们都要处在壮年,还要给它们提供有安全感的天然庇护所,“过去的金丝猴馆笼舍较小、游客又多,猴子们被打扰,常常觉得有压力。武汉动物园整体改造后,笼舍空间变大,猴子们可以躲避的地方变多,安全感也提升了。”同时,因为川金丝猴是一种非常容易受到惊吓的动物,所以在圈养条件下应该尽可能为妊娠母猴提供安静的环境,以及营养全面的食物。
高燕鸿回忆,武汉动物园在1985年到1993年期间,川金丝猴种群数量较多,每年能生1到2只;1993年至2020年,随着“原住猴”年纪变大且鲜有“迁入猴”,种群数量因此越来越少。
“转机在2020年,武汉动物园一次引入了5只亚成体川金丝猴,去年又从神农架引进了6只,目前它们都进入了壮年期。去年8月,猴子们以家族为单位分别搬进了不同笼舍,它们慢慢培养感情,在今年春暖花开的3月,2个金丝猴家族分别生下1只猴宝。”高燕鸿介绍。为了避免人为惊扰,猴宝和猴妈都暂不对外展出。
“没想到同一天生出2只猴宝”
3月21日凌晨,住在5号笼的川金丝猴“妮妮”顺利生出了第一只小猴;没过多久,“丝丝”也不负众望诞下第二只猴宝。
川金丝猴刚出生时并非金黄色,而是灰黑色的,等到它快8个月、乳牙长好后,才会换成金毛。
“又激动又紧张!没想到同一天生出2个猴宝。”川金丝猴保育员王敏最早发现有小猴子出生,21日早上,她在和保育员黄磊一起把公猴“阿武”和母猴“妮妮”放到外展区时发现,“妮妮”一直慢慢挪动,怀里还抱着一团毛茸茸的物体。“一开始以为是只鸟,再仔细一看发现是一个灰色的小猴子。”
动物繁育部部长辛浩和动物医生闻讯赶来时,“妮妮”正紧紧抱着宝宝躲在房顶角落处,身上还挂着脐带和胎盘。“先不要靠近和打扰它,让它自己来处理。”辛浩部长告诉王敏。也许因为初次生产没经验,“妮妮”迟迟没有将脐带和胎盘咬断,小宝宝一直和母体相连。保育员们对此非常担心,如果一直是这个状态,有可能细菌感染,川金丝猴母子会有生命危险。
保育员们一直等到下午3时,“妮妮”抱着宝宝走到串道里,也许一直对黄磊很信任,“妮妮”看着他走近它们母子、拿出剪刀将脐带和胎盘一起剪掉,危机得以解除。
“月子餐”很营养
“很幸运,两只猴都很有母性,小宝宝有母乳饿不着。最要紧的是给猴妈妈调配营养‘月子餐’。”营养师刘浏表示,目前要在保证新鲜树叶供应的同时还要添加羊奶粉,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钙、磷;另外要特别注意精料的量,避免过多糖分摄入引发乳腺炎等疾病。
“一开始我们把奶粉冲成液体,想给猴妈妈喝,但是它们实际摄入很少。”保育员胡博文动脑筋,直接将奶粉洒在水果切块上,“一只猴妈妈一餐大概需要6勺羊奶粉,混着食物一起吃。”
眼下,为了给予猴妈妈充分的安全感,原有家族中的猴爸爸也会一直陪伴左右,一起待在非展区。
川金丝猴也流行“阿姨带娃”
“阿姨”帮带娃?没错,这不是人类才有的行为,川金丝猴也有。猴群中有很多家庭群,成员间会相互照顾,彼此依靠,还有母猴帮忙照顾非自己孩子的小猴,这就是群居动物的“阿姨行为”。
“丝丝”是经产母猴,有过孕育经验。它所在的家族有一公三母四只猴,除了它以外,还有1只成年母猴“断尾”和1只未成年母猴“小小”。
“‘断尾’会帮忙带娃,偶尔还会开玩笑般从猴妈妈怀里抢宝宝,‘丝丝’也毫不在意。”保育员胡博文说,也许有“阿姨”帮忙,“丝丝”和生产前变化不大,该吃吃、该喝喝。
记者郭可滢 通讯员邓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