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22日,火光中的“克罗库斯城”音乐厅。 新华社发 |
 |
“克罗库斯城”音乐厅附近,俄罗斯特种部队在行动。 |
 |
莫斯科街头广告牌上的悼念图案。 |
热情洋溢的音乐表演中,俄罗斯遭遇了多年来最致命的一次恐怖袭击。
22日晚,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近郊一家音乐厅发生严重恐怖袭击事件。截至记者发稿时,俄官方给出的遇难人数最新数据为137人。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说,恐袭已造成143人死亡,另有154人在袭击中受伤。
这是十多年来俄罗斯发生的最严重恐怖袭击事件,事发后,多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对该事件予以强烈谴责,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
【现场直击】
莫斯科不眠夜
“枪声、尖叫和火海”
整个俄罗斯经历了一个不眠夜。首都莫斯科西北的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一家音乐厅22日晚发生枪击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新华社记者立即驱车前往事发现场。
这场悲剧发生在“克罗库斯城”,“克罗库斯”在俄语中意为“番红花”。“克罗库斯城”是一处集合展览馆、音乐厅、多功能住宅和购物娱乐中心的商贸综合体,位于莫斯科市西北方向,紧邻大环线。
目击者说,袭击者是数名身着迷彩服的武装分子,他们在音乐厅中漫无目的地射击,现场非常混乱,许多人都躲在椅子后面。他们还投掷了手榴弹或燃烧弹,一下子火焰和浓烟四起。
当记者的车辆行至距离事发地点一公里处时,道路开始拥堵,在车里都能闻到一股浓重烟味。继续低速行驶一段距离后,记者在大环线路边看到,“克罗库斯城”商贸综合体中的一座建筑物仍是火光冲天,冒出滚滚浓烟,房顶几乎完全坍塌,最上层的外窗全部破碎,不时有火苗蹿出。数架直升机正在事发现场上空洒水灭火。
在道路防护栏外,记者看到事发现场周围有大量民众和车辆。“克罗库斯城”的大型露天停车场上满是警车、救护车、消防车,执法人员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出。由于袭击者尚未落网,执法人员担心袭击者混迹在人群中,再次对民众造成伤害,因此严格管控相关区域。
幸存者阿列克谢告诉法新社记者:“武装人员闯进音乐厅,开枪向人群扫射多轮,一名妇女突然惊叫,而后尖叫声接连不断。”
阿列克谢说,音乐厅内还响起爆炸声,人们仓惶逃跑。位于舞台上方包厢的阿列克谢紧随人群逃向出口方向,看到音乐厅内弥漫烟雾和灰尘。
一名知情人士说,袭击者投掷的手榴弹或燃烧弹引发爆炸和大火,这座可以容纳6200名观众的音乐厅瞬间被火海吞没。
22日晚开始,俄民众纷纷自发组织活动,俄多个城市电子屏幕也展示出蜡烛图案,悼念此次恐袭事件的受害者。住在事发地附近的居民娜杰日达告诉新华社记者:“我感觉非常痛心、难过,对平民发动袭击,这太可怕了!”莫斯科市民阿列克谢表示,对这起袭击感到“很震惊”,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监管,尽快抓获凶手。
【全力救援】
袭击者蓄谋已久
普京宣布全国哀悼日
俄分析人士指出,袭击者特意在周五晚间人群最密集时下手,显然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此外,俄总统选举日前刚结束,莫斯科安保从之前的高度戒备到现在相对放松,这也是恐怖分子选择时机的重要原因。
俄侦查委员会指出,对音乐厅的初步检查结果表明,恐怖分子在袭击中使用了自动武器,并使用易燃液体纵火,音乐厅的房顶被熊熊大火烧塌,导致很多遇难者死于枪伤或燃烧物中毒。
俄安全专家韦谢洛夫指出,安保措施不足,安保人员无权佩枪,因此他们无法在现场有效遏制恐袭并反击,加之安保力量不足、执法队伍人手缺乏,这都是袭击者得手的原因。另有俄专家指出,俄在大型活动期间通常设置多层警戒线,并在设施入口仔细检查。然而此次恐袭事件发生前,以往行之有效的安保措施未得到完全实施。
俄罗斯总统普京23日发表电视讲话时说,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血腥而野蛮的恐怖袭击,是一场有准备、有组织的针对手无寸铁平民的大规模屠杀。“犯罪分子冷静且有目的地杀害、近距离射杀我们的公民、我们的孩子。”
普京说,4名恐袭直接实施者均被拘捕,他们试图向乌克兰方向逃跑。初步信息显示,乌克兰方面为他们准备了越境“窗口”。共有11人被拘捕。无论恐怖分子以及背后的指使者是谁,恐袭事件的所有实施者、组织者和策划者都将受到公正的、应有的惩罚。
普京还宣布3月24日为全国哀悼日。他承诺向遭遇不幸的家庭和伤者提供必要援助,并向所有遇难者家属表示深切诚挚的慰问。
此外,普京表示,已在莫斯科市区、莫斯科近郊以及俄全国各地采取了额外反恐和反破坏措施,以防恐袭幕后黑手实施新的罪行。
俄侦查委员会表示,该委员会调查组专家目前正在事件现场开展调查工作;紧急情况部门正在现场清理废墟、研究视频监控录像、开展伤亡人员统计及受害人身份核实等工作,对音乐厅的现场勘查和物证收集工作也在进行中。
【招供细节】
“没差别,谁来杀谁”
11名恐袭嫌疑人被拘捕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23日向俄总统普京汇报说,目前已拘捕11名参与莫斯科近郊严重恐怖袭击的嫌疑人,其中4人涉嫌直接实施恐怖袭击。
报道援引联邦安全局的消息说,在实施恐怖袭击后,上述嫌疑人试图乘车逃往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并入境乌克兰。他们最终在俄布良斯克州被抓获,目前正被押送往莫斯科。
俄联邦安全局说,本次恐怖袭击经过事先精密策划,目前俄相关部门正在努力查明事件的全部真相。
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总编辑西蒙尼扬23日在社交媒体发布审讯视频,展现莫斯科近郊恐怖袭击事件嫌疑人招供细节。
恐袭嫌疑人沙姆斯丁·法里丁出生于1998年。他在视频中交代说,他是3月4日从土耳其进入俄罗斯境内的。一个月前,招募者通过社交媒体“电报”与他取得联系并提供了武器。此外,招募者还给他发了实施恐袭的具体坐标,命令他无差别射杀,“没差别,谁来杀谁”。
法里丁说:“我在音乐厅开枪杀了人,为了钱。”他说,招募者承诺的报酬大约是50万卢布(约合4万元人民币)。一半的钱已经转到他的银行卡上,另一半对方承诺事成之后再转。但他在逃避追捕途中把所有东西都扔了,包括银行卡。
另据今日俄罗斯文字报道,法里丁在审讯后期又透露,招募者一度承诺支付约100万卢布(约合8万元人民币)。
西蒙尼扬当日还公布了另外一段审讯视频。视频中一名讲塔吉克语的男子在翻译的协助下交代说,他和一名同伴在莫斯科州一条高速公路旁的旅馆里住了十多天,“我太久没有工作了,我想干活(赚钱)”。
【黑手是谁】
“伊斯兰国”认领恐袭
乌克兰否认有关联
恐袭发生后,各方围绕幕后黑手身份有不同说法。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声称制造了这起恐袭。而俄新社则指出,相关美国媒体的消息未经核实。
据俄媒报道,本月7日,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就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极端分子即将对莫斯科的大型集会发动袭击。声明中还特别标注,“音乐会包括在内”。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对此解释说,美方3月初曾担心莫斯科及周边地区可能发生恐袭并向美公民发出提醒,但美方目前无法确定上述警告与“22日枪击事件”的相关性。柯比还说,美方目前未看到乌克兰人以任何形式参与此次事件的迹象。
对此,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3日表示,美国政府对恐袭事件的反应“充满疑点”。她质疑,美方“究竟以何为据得出某方没有参与的结论?”她表示,若美方掌握可靠信息,应当提供给俄方。
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23日谴责恐袭事件并哀悼遇难者,强调“伊斯兰国”是共同的敌人、必须将其击败。
乌克兰外交部发表声明说,乌方“断然拒绝”俄方关于乌涉嫌参与恐袭的指控,乌方认为俄方的指控是“蓄意挑衅”,目的是煽动俄社会反乌克兰情绪。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也在社交媒体上否认基辅关联恐怖袭击,称“乌克兰与该事件毫无关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发生在莫斯科近郊的恐怖袭击。声明说,古特雷斯以最强烈的言辞谴责此次袭击。古特雷斯向死者家属以及俄罗斯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慰问,祝伤者早日康复。
联合国分管反恐事务的副秘书长弗拉基米尔·沃龙科夫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记者采访时说,恐怖主义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必须严厉惩罚”在莫斯科近郊音乐厅发动恐袭的“非人类”。
本版稿图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