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小铺”精准定位 普法调解禁毒全包办
日期:09-11

工作人员为群众讲解民法典条例。
本报讯(记者 王晓萌)为有效破解基层法律服务供给不精准、响应不及时、覆盖不全面的难题,潍城区司法局联合城关街道创新推出“流动小铺”送法上门系列活动,将普法宣传、矛盾调解、禁毒教育三大功能集成到移动服务队中,走进社区、商圈、学校,让居民“出门遛个弯”就能享受专业法治服务。
“高空抛物要担责?”“物业费怎么交才合法?”在颐园小区广场的“流动小铺”前,居民们围在“社区微法典”展板旁热烈讨论。工作人员指着漫画图解,讲解民法典要点,现场还设置了互动游戏,居民王大爷答对3道题目后,开心地领到了定制法治环保袋。
“多亏调解员现场办公,不然我们楼上楼下真要闹上法庭。”家住增福堂社区的刘女士说。“流动小铺”的“睦邻调解窗口”接到漏水纠纷投诉后,调解员2小时内上门勘察,联动物业、楼长召开“移动调解会”,仅用半天便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针对老旧小区管道堵塞、道路老化等多发问题,“流动小铺”还化身“移动预警站”,提前协调相关部门介入疏导。
“流动小铺”的“禁毒魔盒”里,68种仿真毒品模型让居民大为震惊,用紫外线灯照出毒品隐藏痕迹,触摸大麻原株模型观察纹理。带着“禁毒魔盒”走进潍城区实验小学,禁毒工作者通过对比展示吸毒者病变的肺部,学生小林看着吸毒者5年面容衰老图直呼:“太可怕了,一定要远离!”
“以前觉得法律高高在上,现在买菜路上就能学”“孩子玩了禁毒游戏后,回家教我们识别毒品”……“流动小铺”运行以来,已解决法律咨询237件,化解矛盾48起,开展禁毒宣教16场,成为社区居民的“法治便利店”。
据了解,城关街道将开通“小铺预约专线”,居民可电话“点单”服务进小区;年底开展“法治达人”评选,将优秀案例拍成普法宣传短片。
随着“流动小铺”的营业与“小铺预约专线”的开通,法律服务将从“等客来”变为“上门去”,精准对接居民需求。这意味着,更多的“王大爷”能在楼下学到法律知识,更多的“刘女士”能快速化解邻里纠纷。这项创新,让“法治便利店”的理念真正扎根社区,成为居民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