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潍坊晚报

科学管理
别让孕期血糖失控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12版:康养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妊娠期高血糖指在妊娠期间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是孕期常见的代谢异常问题。若管理不当,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日前,记者采访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内科主治医师胡荣荣,由她讲解关于妊娠期高血糖的相关问题。
┬本报记者 王路欣
  常见类型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类型,指妊娠中晚期因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血糖升高,产后多数可恢复,但未来患2型糖尿病风险会增加。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有肥胖、高龄妊娠(≥35岁),还有既往妊娠期糖尿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孕前糖尿病 指妊娠前已确诊的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孕期血糖管理难度更高,对母婴风险更大,需从备孕阶段开始严格控制血糖。
  糖尿病前期 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
  对母婴的影响
  妊娠期高血糖对母婴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孕妇来说,妊娠期高血糖会增加孕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感染(如尿路感染、生殖道感染)等;妊娠期高血糖产生的巨大儿可能导致难产、剖宫产率升高,孕妇产后出血风险增加;妊娠期高血糖女性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显著升高,约50%的女性在产后5年-10年发病。
  对于胎儿及新生儿来说,孕妇早期高血糖可能抑制胚胎的发育,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最终引发流产;孕妇血糖高时,胎儿长期处于母体高血糖环境中,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导致胎儿躯体过度发育,形成巨大胎儿;孕妇血糖高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主要包括心脏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畸形、骨骼发育缺陷等,其中以心血管和神经管的畸形最为常见;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胎儿的生长发育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容易出现宫内发育迟缓、体重过轻等情况;妊娠期高血糖患者分娩的新生儿,患新生儿低血糖、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病症的几率高,孩子未来患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概率增加。
  管理及预防建议
  妊娠期高血糖确诊后需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孕前患有糖尿病的孕妈妈在备孕及孕期需更严格控制。空腹血糖建议<5.3mmol/L,餐后1小时<7.8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避免夜间血糖<3.3mmol/L。
  妊娠期高血糖患者需均衡营养、控制总热量,增加膳食纤维(如蔬菜、全谷物)的摄入,减少精制糖(如甜食、含糖饮料)和高GI食物(如白米饭、白面包)的摄入。
  适量运动。孕期可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每次30分钟左右(餐后1小时运动更佳)。避免剧烈运动或空腹运动,如有腹痛、阴道出血等不适需立即停止。
  若饮食和运动无法控制血糖,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孕期首选,不通过胎盘、安全性高),部分情况下可使用口服降糖药,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备孕时应检查血糖,提前控制体重,改善生活方式;在孕24周-28周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妊娠性高血糖女性产后6周-12周需复查血糖,此后每1年-3年筛查一次,降低未来患病风险。
  胡荣荣表示,妊娠期高血糖可防可控,关键在于早筛查、早干预。通过科学的血糖监测、饮食管理、适度运动及规范治疗,多数母婴可顺利度过孕期,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