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霞
“举起来,对,再抬高一点儿……”
最近这段时间,我在公园散步的时候,经常遇见一对特别的父子。他们绕着湖边慢慢走一会儿之后,便来到广场的角落里做健身操。往往是父亲先演示一番,儿子才在再三催促之下,慢吞吞地跟着动起来,父亲的动作十分到位,而儿子无论伸胳膊还是踢腿,都显得绵软无力,和父亲的动作形成鲜明对比。
那天,我再次遇见这对父子在做操。父亲一边卖力地示范着拉伸动作,一边气喘吁吁地说:“咱们得听医生的话啊。来吧,孩子,跟着我一起做……”在父亲反复的催促下,儿子总算动了起来,但没坚持几下,就嘟囔一句:“我累了。”随即身子一歪靠在旁边的椅子上,任凭父亲再怎么劝,他都面无表情,一动也不动。
日复一日,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公园重复着。面对儿子的抗拒,那位父亲从来没有发过火,总是和风细雨地劝说着,实在劝不动了,他就走到儿子身边,陪他静静地坐着,看着湖里的涟漪发呆。
后来,我从公园的保洁阿姨口中得知:这个男孩因为患重度抑郁症,已经休学快一年了。医生嘱咐他要多晒太阳、多活动。
因为妻子要照顾二宝腾不出空,这位父亲就主动跟领导商量,把白班调成了夜班。他每晚在车间里干活,早晨7点下班后,就带孩子到公园里来,整个上午都在户外陪着他活动,中午回家匆忙扒拉几口饭,等到儿子午睡醒来,就又带他外出。晚饭后他则抓紧时间眯一会儿,然后赶去上夜班。这样的日子,这位父亲已经坚持了一年多。保洁阿姨劝他在家好好补补觉。他却一声叹息:“我累点没啥,不敢再耽误孩子的病了,他还这么小。”
有那么几次,我看到这位父亲趁着儿子上厕所的工夫,疲惫地靠在椅子上沉沉睡去,他过早花白的头发被微风轻拂过,让旁观者看了都觉得心酸。不过,有一次,父亲睡着的时候,那个总是面无表情的少年,竟悄悄脱下外套盖在了父亲的肩上。我忽然就松了一口气,仿佛看见一束阳光穿透了厚重的云层,温暖正悄然降临。
我不知道那个少年后来怎么样了,因为他们有段时间没来公园了。或许正如保洁阿姨所猜测,孩子的病情已经稳定,重新回去上学了。或许,他们是换了别的活动场地,但愿一切向好吧。
生活,有时候就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得人直不起腰来。但对这位父亲来说,只要孩子能好起来,再重的担子也能承受。也许父亲的不容易,孩子也懂,那件轻轻盖在父亲肩头的衣服,就是他温柔的回应。父亲日复一日的坚持,从来不是为了被看见——他只是固执地相信,总有一天,阳光会重新照进孩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