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大肠癌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据统计,大肠癌患者中超过60%的人为65岁以上老年人,年龄成为大肠癌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大肠癌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潍坊市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三区主任李守超作出解答。
□本报记者 常方方
大肠癌的病因及症状
大肠癌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主要病因包括以下方面:
肠道息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部分可能癌变;
消化系统功能逐渐减退;
多年累积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
免疫功能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老年人出现以下症状,应就医检查:
持续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腹泻);
便血或大便隐血;
不明原因的腹痛或腹部不适;
无故体重下降;
贫血相关症状如疲劳、头晕。
需要提醒的是,一些老年人将以上症状归咎于“年纪大了”,从而延误就医。实际上,任何持续的消化系统变化都应引起重视。
做好日常护理
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摄入;保持充足饮水。
改掉不良习惯
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建议戒烟、限酒。
规律运动
适度体育锻炼可促进肠道蠕动,降低患大肠癌的风险。
定期筛查
老年人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定期进行大肠癌筛查。常见筛查方法有粪便隐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
大肠癌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效果通常很好。大肠癌晚期,通过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也能获得良好疗效。现代医学进步使得许多治疗可以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提高治疗安全性和耐受性。年龄不应成为放弃治疗的理由。许多高龄患者通过适当治疗,不仅延长了生命,还保持了良好的生活质量。
李守超称,大肠癌是可防可治的疾病,老年人及其家属应提高防范意识,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降低风险,并重视定期筛查。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