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婚姻的尽头
竟要在爱与孝间抉择
日期:08-29
□倾诉人:W先生,61岁
缘来缘去,
最美好的,
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
作者:于恩胜
早知道半路夫妻不一条心,我肯定不会再婚的,哪怕一个人的日子很孤单、很困难。能说出这话,是因为我的第二段婚姻已经走到头了。
十年前,我妻子因病去世。已在外地安家的女儿不放心我独自生活,在她妈走后第二年就主动问我以后的想法。她很清楚我不是一个自己能拿主意的人,见我半天不出声,便说:“我让二姨给你介绍,如果有你喜欢的,先当朋友处着,真要觉得合适了,你想结婚就结。”
听女儿说到这份儿上,我也表了态:“我和你妈从来没红过脸,我习惯了她安排一切,也习惯了靠着她,再找个人要是靠着我的话,我恐怕担不起家庭的责任。还有就是,对于再婚,没几个能过得好的,真要再找个,万一闹了矛盾再引出些麻烦,还不如不找。”女儿叹口气:“爸,真让你愁死了,你这优柔寡断的性格怎么就改不了呢?也别怪我妈之前老是发火。”说到这里,我们都不吭声了。这事也就撂下了。
又过了大半年,之前单位的一个老领导突然约我吃饭,席间提出要给我介绍对象,说女方是他的小姨子,大学毕业后去了男朋友的老家烟台,在那边结婚。两年前离婚,前夫带着儿子去了加拿大,她想退休后回来,她姐姐便想着在这边给她找个对象。我说女方条件很好,自己恐怕配不上她。老领导一听就笑了,说他正是看中我为人正派实在。
就这样,在老领导的安排下,我跟吴菲见了面。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很多,言谈举止透着文雅和娴静。当时我就很喜欢,可又担心吴菲看不上我,没敢主动加她微信。吴菲很大方,吃完饭拿出手机扫了我的微信,当天晚上就跟我聊起天来。
因为吴菲还有一年半才能办理退休手续,所以我们确定关系后,基本上都是我双休日往烟台跑,过年过节她回来住我这里。
老领导介绍吴菲时,我先跟女儿说了,女儿觉得女方家庭关系简单,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只要两人性格能合得来,算是比较完美的再婚伴侣。
我也没想到,自己居然和吴菲相处得那么融洽,两人话都不多,很多时候不用言语,就懂得对方要说什么、想做什么。而且,吴菲性子慢,也许是当老师的缘故,她说话做事都很含蓄,哪怕有些事我没做到她心里去,她也不恼,而是很委婉地指出来,从不让我难堪。这让我感叹人和人真的不同,我妻子是急性子,脾气火爆,有时看我不顺眼,哪句话难听说哪句,我也说不过她,只能由着她发火。所以,吴菲的慢性子和柔声细语,让我内心充满了欣喜和满足。
我跟妻子是高中同学,当初是她追的我,其实我早就喜欢上她了,但是有很多优秀的男生围在她身边,我胆小怕被拒绝。我妻子算是女强人吧,她比我聪明,更比我能干,而且她很有上进心。我呢,觉得有份稳定的工作就知足了,至于其他的东西,顺其自然就好。妻子拼命工作,顾不上家是肯定的,我就负责下班接孩子、回家做饭,然后辅导孩子做功课。往往是我们睡下后,妻子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虽然是女强男弱,但我俩感情很好,因为妻子从不限制我,而且家里诸如买房购车之类的大事,她都不用我操心,包括给我妈换房子、装修,也都是她去办。
妻子的患病,与她的过度操心劳累有关,作为单位负责人,压力很大,她要强又较真,时常生气发火。等病重时,她后悔也晚了。
吴菲跟妻子是完全两种人。我妻子很少在家,找她的人多,她又是喜欢热闹的人,不工作的时候也爱呼朋唤友地在外面玩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六十天我独自在家,我很早就被迫习惯了冷清和孤单。吴菲呢,除非有必要,一般不出门,而恰巧的是,我也喜欢待在家里。所以,我们在一起后,两人一起做饭,饭后边喝茶边聊天,哪怕彼此不说话做自己的事情,我也觉得空气暖融融的。
之前那么多年,我对妻子心有畏惧,她太能干也很有成就,在她面前我自卑又紧张,因为我做什么她都能挑出毛病,连女儿也说我的胃病就是因为情绪紧张导致的。跟吴菲在一起后,我做什么事情她都点头说好,我心里很高兴,家务全包还乐在其中。有次女儿回家看我唱着歌在厨房忙活,她哭了,说妈妈在世时,很少见我边干活边哼歌。
因为身心放松,我性格比以前活泼了。吴菲去烟台期间,我也乐意接受朋友的邀请出去吃饭,见了面他们都说我年轻了,有人还开玩笑说第二春就是养人。
在那些美好的日子里,很多次我都想跟反对我和吴菲再婚的人说,自己遇到了一个好女人,她不图我的钱,只图两个人相互陪伴、真心对待。
我决定跟吴菲结婚时,大姨子不同意,说向吴菲的邻居和朋友打听过,人家都说吴菲性格孤僻、六亲不认,离婚是因为她之前跟婆婆闹得水火不容,在一次吵架后,婆婆突发心梗去世,她的丈夫无法接受,就带着孩子去加拿大了。
听了这些,我一笑了之,因为我也是被人称作不合群很孤僻的人,婆媳关系是一件太复杂的事情,外人不知道真相,不能凭想象去评价。比如我妻子跟我母亲性格不合,两人相互看不顺眼,但我妈在妻子生孩子后,精心照顾她坐月子,还帮着我们带大孩子。我妈生病,妻子从北京找专家给她做手术。我觉得这才是正常的婆媳关系,谁家也不是每天都和和美美。但是,我没想到,自己的第二次婚姻真的栽在了这件事上。
我母亲是个很要强的女人,她身体好时,从来不需要我们照顾,后来我妻子患病,她还每天做饭让我带到医院。我和吴菲在一起后,一开始吴菲跟着我每周过去看望母亲一次,因为住得远,天气不好时我就住在那里,但吴菲不肯,说在外面住不惯。我妈偷偷跟我说,吴菲看上去比宝她妈脾气好,但不如宝她妈爽快。后来相处时间久了,我妈对吴菲的看法有了变化,说吴菲心里藏着刀子,让我防着点。那时我觉得可笑,没放在心上。
去年初,我母亲脑梗,手术后瘫痪在床。就是从那时起,吴菲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母亲手术和住院期间,吴菲只去过一次,站了不到十分钟就走了,倒是留下了两千元钱。当时我又忙又慌,也没顾得上她,等母亲回到家后,我说要去陪伴母亲,吴菲说:“你姐闲着干嘛?闺女照顾母亲更合适。”我说:“大姐乳腺癌还在危险期不能受累,二姐在天津,儿媳刚生了孩子需要她照顾。”吴菲没吱声,但脸色很难看。
我在母亲身边,可心在吴菲身上,只要有空就给她打电话,叮嘱她要注意休息。她的态度很冷淡,只问我什么时候回家。再后来,我打电话她好久不接,接电话后编个理由敷衍我。我知道,她是不愿意我照顾母亲。
无奈之下,我让大姐过来几天,自己回家陪吴菲。可到了第八天,大姐呕吐不止,我只好回到母亲那里。吴菲直接发话说:“老人家有钱,雇两个护工,你每周去一天看看就行了。”我说自己退休了有时间照顾母亲,她又说担心我把身体累坏了,留下她孤孤单单怎么办。接着,吴菲说:“雇护工吧,如果老人家的钱不够,姐弟三人可以分摊。”我说:“护工不会像我一样伺候母亲,再说父母把两套房子都给了我,就是让我负责养老的,即使雇人,我也不会让姐姐掏钱。”吴菲冷笑着说:“房子给了你又没给我,凭什么要我来承担丈夫不在身边的苦果?”
听了吴菲的话,我无言以对,接下来我度过了一段非常难熬的日子。母亲那边离不开我,吴菲又提出分开,说她再婚就是想找个人陪伴在身边,现在连这点愿望都无法实现,就没有在一起的必要了。我跟她说:“这只是暂时的,我母亲都八十多岁了,等她百年后,我们的日子就会恢复正常。”但吴菲一句话就把我噎住了:“如果你妈活到一百岁呢?”
吴菲走了,六年的婚姻说断就断了。直到现在我还是很痛苦,我不明白,赡养父母天经地义,她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呢?她为什么就不能体谅一个做儿子的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