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钟顺
在潍坊植物园的葱茏绿意间,一条名为白沙河的河流穿园而过。它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不分昼夜地流淌着。那欢快的流水声,自是大自然奏响的永恒旋律,给整个园子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而在白沙河的北侧岸边,一座名为“荷风吟月”的亭子静静伫立。每天清晨,一群热爱唱歌的人聚集于此,那充满激情的歌声,也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这群唱歌人给自己的团体取了一个亲切又动听的名字——“哥哥姐姐爱唱歌”。听起来,这名字带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但实际上他们已不再年轻,多是五六十岁以上的退休人士。然而,年龄并没有成为他们追求快乐的阻碍,他们在歌声中寻找生活乐趣,释放内心的热情。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白沙河畔,成员们便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尽管职业不同、经历各异,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爱好——唱歌,正是这份热爱让他们不约而同走到了一起,在“荷风吟月”亭下开启了属于他们的音乐之旅。
每一个团体都离不开“核心人物”,“哥哥姐姐爱唱歌”这个群体也不例外。它的组织者之一是位资深主持人,也是这个群体的“大管家”。每天早上,她总是第一个来到现场,协助清扫卫生的人员整理好场地,让唱歌区域干净整洁;精心安装好摄录设备,为直播和记录大家的精彩瞬间做好准备;在唱歌过程中,她更是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用标准的普通话不时纠正大家的发音,让每一句歌词都能准确地传达出情感。
指挥者是某社区艺术团的团长,她可是这个群体的“灵魂人物”。几年前,她就开始独自在潍坊植物园里唱歌,那优美的嗓音和自信的台风,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聆听。渐渐地,她周围的人越聚越多,最终形成了现在这个颇具规模的唱歌团体。作为组织和指挥者,她不仅要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还要承担起教唱新歌的责任。对每一首要唱的歌曲,她都会提前准备好伴奏曲,再交由她的助手负责播放,以确保大家能够顺利地学习和演唱。
而群体中的骨干则是一位音乐教师,毕业于某高校音乐学院,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唱歌过程中,其就像一位耐心的导师,以专业的水准指导大家掌握唱歌的技巧与方法。无论是气息的运用、音准的把握,还是情感的表达,其都会细致入微地进行讲解和示范,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够不断进步。
这个团体可谓有着独特的魅力,它完全基于自愿原则,成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有任何强制性约束。然而迄今为止,只有愿意加入的,团体的规模现已经达到了五六十人。每天亭子周围都会聚满聆听者,他们被这充满激情的歌声所吸引,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氛围中。
每天早上的歌单也是十分有序,第一首歌总是《我爱你,中国》,结束时则会唱响《难忘今宵》。看着他们在这亭下尽情歌唱的身影,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绽放:退休并不意味着生活的结束,而是新生活的开始。这群“哥哥姐姐”用歌声,诠释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