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球员 武浩然(31岁,潍城区)
“挂靴”后首次参加业余足球比赛
7月19日,“V超”揭幕战,潍城队对阵奎文队的比赛中,身披潍城队14号球衣的武浩然独中两元,成为全场焦点,这是曾经征战过中国最高水平职业足球联赛的武浩然第一次参加业余足球比赛。面对现场近三万名家乡球迷,武浩然眼含热泪,为家乡而战的他迎来了自己足球生涯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7岁那年,在潍城区永安路小学的操场上,武浩然第一次接触到了足球。谁也没有想到,这颗黑白相间的皮球会成为他挚爱的事业。如今,已经退役三年的武浩然,正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自己的足球梦想。“我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踢球的。”武浩然说,四年级时,他通过严格选拔进入山东鲁能泰山足球学校,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十年。从鲁能足校到鲁能一线队,武浩然完成了从青训学员到职业球员的蜕变。在职业生涯中,他先后效力于山东鲁能、石家庄永昌和淄博蹴鞠三支球队。“最好成绩是中超联赛第七名。”谈到职业经历时,他的语气中依然带着职业球员特有的自豪感。2020年,武浩然正式“挂靴”。退役后的他选择回到家乡潍坊,投身青少年足球培训事业。“目前我在一所中学担任校队教练,同时还负责一些足球单招项目。”对于这个职业转型,武浩然显得十分坦然,“足球给了我一切,现在该轮到我回馈这项运动了”。
今年,武浩然以球员身份参加了“V超”,代表潍城队披挂上阵。谈到这项业余赛事,他的评价相当专业:“‘V超’让我重新感受到了职业联赛的氛围。从赛事组织到各队的投入程度,都相当用心。虽然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但都有不错的足球功底,最重要的是他们是真心热爱足球这项运动。”
武浩然说,球迷的热情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从第一轮到第五轮,无论主客场,每场比赛都有大量球迷到场助威,这对球员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不过,他也中肯地提出了建议:“有些球队的主场场地偏硬,平整度有待提高。如果能改善场地条件,比赛质量会再上一个台阶。”
从职业球员到校队教练,武浩然完成了人生的重要转型,但不变的是他对足球的热爱与执着。“未来,我会一直从事足球相关工作,把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孩子们。”武浩然表示,潍坊足球氛围越来越好,他会继续扎根青训,为家乡培养更多足球人才。
噪球迷 祝坤、祝梓源(祝坤36岁、祝梓源8岁,奎文区)
看球“父子兵”,足球场上的陪伴与成长
“V超”是一场全民狂欢,除了成人球员在赛场上奔跑外,它也点燃了孩子的足球梦。即将上小学二年级的祝梓源是一名小球迷,接触足球两年了,先后在小鹏足球俱乐部、亿德足球俱乐部学习。这个夏天,他和爸爸祝坤被火热的“V超”赛事感染,父子俩一起到赛场上为喜爱的球队、球员呐喊助威,暑期过得丰富又多彩。
在潍城队对阵奎文队的比赛中,祝梓源有幸成为百名小球员中的一员,在场上与成人球员进行了一次互动比赛。虽然年龄尚小,但祝梓源在互动比赛中表现得很自信,体现了青少年的风采。赛场上,每一次进球都让父子俩热血沸腾,他们一起讨论着喜爱的球员,跟着拉拉队摇旗呐喊,强烈感受到“V超”的热情和活力。“V超”让父子俩之间的感情更加浓厚,场内场外,他们总是围绕“V超”的话题讨论不断,祝坤也被儿子对足球的热爱深深感染。
祝坤以前并不太关注球赛,自从儿子学习足球后,他开始和儿子在网上看一些比赛,了解了很多足球明星。一次次汗流浃背的训练中,藏着一名父亲对孩子最深沉的爱。起初,希望儿子踢球是为了让他少看点手机,多去户外活动,强身健体,学习足球之后,看到孩子间的团队协作、身上的韧劲及拼搏精神,他也被足球的魅力吸引了。
祝坤希望孩子将来有机会往职业方向发展。他觉得足球像一所移动的学校,孩子们在奔跑、传球、射门中,不仅锻炼了强健的体魄,更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承担责任。这些球场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一场比赛的输赢重要,它们会深深烙印在孩子心里,成为他们未来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作为家长,他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孩子对足球的热爱,让他在绿茵场上自由成长。
一起聊个天
“V超”与草根球员和裁判,可以说是一场相互成就。草根球员为“V超”注入独特魅力,他们带着纯粹热爱而来,以真实拼劲拉近足球与大众的距离,让联赛更有温度、更接地气。“V超”为草根球员提供了圆梦舞台,在这里,他们为家乡而战,凭努力绽放光彩,在汗水里收获认可与成长。正是这种双向滋养,共同写就足球最本真的故事,也让这个夏天,因这份热爱与坚守而格外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