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路欣
立秋过后,人们的饮食也开始发生变化。玉米作为夏末秋初的时令食材,不仅美味可口,更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那么,玉米有哪些养生功效?有何注意事项?潍城区人民医院治未病科主治医师姜伟作出解答。
●玉米的功效
姜伟告诉记者,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玉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多糖等,这些成分对人体的肠道健康、视力保护和免疫力提升都有着积极作用。玉米在中医上被视为药食同源的食物,其性平,味甘,归胃经、膀胱经,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渗湿的作用。它还能助力中焦畅通。中焦作为人体消化吸收、气机升降的关键部位,一旦阻塞不通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型肥胖等问题,而玉米正好能够帮助人们缓解这些不适。此外,玉米须可用来煎煮代茶饮,可缓解湿热引起的小便短赤、高血压及轻度水肿。
●食用玉米的注意事项
姜伟提醒,玉米可以作为主食替代部分精米白面,但为了保证营养均衡,需搭配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豆类等。对于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建议将玉米磨碎后煮粥食用,更易于消化吸收。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玉米时要控制好量,避免血糖波动。
在烹饪方式上,推荐蒸煮或煲汤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玉米的营养价值。避免油炸或添加过多的糖、盐等调味料,以免影响玉米的健康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玉米好处多,但也不宜过量食用。建议每日食用量控制在1根(约150克)以内,并根据个人体质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