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臧克家故居
在青砖灰瓦间上“爱国课”
日期:08-19

本报讯(记者 王峤 实习生 徐子惠)阳光透过古朴窗棂,洒在省级美丽村居——诸城市龙都街道臧家庄村一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内,这便是臧克家故居,它无声地讲述着“世纪诗翁”以笔为枪的峥嵘岁月。这座精心修复的清式建筑,如今已是声名远播的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重镇。2015年,臧克家故居被评为诸城市历史建筑。
自2009年9月开放至今,这座院落已累计接待游客430万人次,举办学习活动逾1200场,接待团体1130批次。这些数字背后,是澎湃不息的精神追寻——其中全国各地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及中小学生参观者高达180万人次,少年身影成为院内最鲜亮的风景(如图)。
踏入臧克家故居,教育氛围扑面而来。故居针对不同群体“量体裁衣”,打造特色教育课程:面向普通游客的《春风秋雨话克家》,以诗为引,深情勾勒臧克家以文字为锋芒刺破旧社会黑暗,又饱蘸浓墨讴歌劳动人民的赤子丹心;面向高校学子的思政课《臧克家爱国主义思想的价值与传承》,深度剖析其植根于人民的创作基石与炽烈的家国情怀,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激活青年一代对民族责任的深切认同。
青砖不语,诗魂长存。臧克家故居以其独特的历史厚度与澎湃的教育能量,生动诠释了何谓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当年轻的目光在这里与先辈的赤诚相遇,一种深沉的力量正悄然生长,汇入民族精神的长河,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