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宝枢(右)与查理·斯坦利亲切交谈。
□文/图 本报记者 潘来奎
8月18日下午2时许,在潍坊富华大酒店,94岁的潍坊市人民医院原院长夏宝枢,与83岁的美国糖尿病治疗领域专家查理·斯坦利紧紧拥抱。这不仅是两位医学专家的惺惺相惜,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纪念。
1945年8月17日,对于潍县集中营内被关押的2000多位西方侨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的两天后,他们终于获得解放,其中,便有3岁的查理·斯坦利和他的父母。
回国后的查理·斯坦利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童年那段痛苦岁月在记忆里渐渐模糊,重回旧地看一看成为他的一个心愿。机会出现在2019年,他受邀参加潍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一个学术研讨会。查理·斯坦利不仅来到了曾经关押自己的潍县集中营,还认识了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朋友——夏宝枢。
夏宝枢是潍坊市人民医院原院长、国内著名放射影像学资深专家,在任期间经常陪同回国的侨民到潍县集中营寻根参观,退休后专注于潍县集中营研究。日前,他的著作《绝境暗战——乐道院集中营纪实文学》正式出版发行。
8月16日至17日,“二战期间亚洲集中营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产”学术交流活动在潍坊举行,查理·斯坦利和弟弟汤姆·斯坦利、儿子约翰·斯坦利受邀参加。在这里,查理·斯坦利不仅旧地重游,还见到了老朋友夏宝枢。
其实,夏宝枢不仅与查理·斯坦利是老朋友,还与他的儿子约翰·斯坦利是忘年交。约翰·斯坦利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库兹敦大学历史学教授,不少研究成果与潍县集中营有关。2024年3月,美国旧金山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潍县的记忆 人性的光辉——潍县集中营专题展》,约翰·斯坦利出席开幕式并发言。因为共同的研究方向,两人多年前就建立了联系。
“请把我的《绝境暗战——乐道院集中营纪实文学》拿一本,给约翰·斯坦利看看。”夏宝枢让工作人员取来自己的作品,并亲自翻到其中引用约翰·斯坦利学术成果的部分,约翰·斯坦利仔细地看后,不住地点头赞许,两人当场商定以后继续合作。
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短短十几分钟交谈后,屋内的气氛愈加热烈,说到激动处,查理·斯坦利称呼夏宝枢为“哥哥”。“我算算,咱俩相差11岁啊!你这个弟弟,我认了。”夏宝枢认真地掰着指头说,惹得一屋人开心大笑。
老友相见甚欢,但夏宝枢还有一个心愿没实现,那就是将他的作品《绝境暗战——乐道院集中营纪实文学》翻译成英文,让更多国家的人民知晓那段共同反抗日本法西斯的历史。
“夏老,您把这本书的电子版发给我,翻译出版的工作我来做。”在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成的一席话,让夏宝枢吃了“定心丸”。旁边的查理·斯坦利听后,也伸出了援手:“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做这方面工作的,可以帮助向更多国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