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垃圾打包带走,是对山野最深的敬意”
日期:08-13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青州市的赵军伟是一名人民教师,也是一名登山徒步爱好者、“环保卫士”。多年来,他在登山运动中清理沿途垃圾,用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捡拾垃圾队伍中。“将垃圾打包带走,不留下一丝痕迹,是我们对山野最深的敬意。”赵军伟说。
8月12日一早,赵军伟穿戴妥当,带领他的小伙伴到青州市王坟镇的石道人山登山。他们和其他登山爱好者不同的是,每人都拎着一个编织袋,在登山之余,将散落在山野间的垃圾捡起,为登山运动增添一抹鲜艳的公益亮色。
石道人山海拔约600米,山顶凸立着十几个形状似人的立石,这些石人巍然屹立,姿态各异,是青州比较“火”的一个免费景点,每天都有很多人前去游玩,但同时也有人留下了垃圾。“收费的景区有专人打扫,免费景区无人管理,游客随手一扔的塑料瓶很可能会留在山上几十年,造成环境污染,希望人们都能自觉地爱护山野美景。”赵军伟说,曾经一个人的独行,如今变成一群人的同行,将那些散落在山间的垃圾捡拾带下山,这让赵军伟很欣慰。
赵军伟今年34岁,是青州市云门山街道驼山小学的体育老师。他从小在山野间长大,青州的山水早已融入血脉。2021年,赵军伟爱上登山运动,经常在空余时间到青州当地的一些山野景区登山。“当看到草丛里散落着被随意丢弃的矿泉水瓶,我觉得这与自然美景格格不入。一开始,我将捡拾的垃圾装入背包带下山。”赵军伟说,他下决心不再做一个单纯享受自然的徒步者。之后每次登山,他必随身携带一个大的编织袋,弯腰俯身,捡拾草丛、石缝中的垃圾。目光所及之处,是他让山野重归洁净的执着心愿。
为了呼吁更多人保护自然环境,赵军伟把用无人机拍摄到的山野美景和捡拾垃圾的镜头做成短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他常对着镜头说:“既然我们有能力把水背上山,就有能力把自己的水瓶背下去。”为此,赵军伟收获了1.8万多名粉丝,评论区满是“怎么加入”“全家报名”“我以后登山也带个袋子”等正能量留言。
据了解,赵军伟成立“山顶见”户外登山团队,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30多人。队员们带着共同的信念携手走入大山,为守护青山而同行。他们坚持“每周一山”,利用周末、节假日深入青州各处山峰,分工协作清理垃圾。石道人山、玲珑山、劈山……都留下了他们捡拾垃圾的足迹,他们的坚持让青州的山野悄然“减负”。
如今,在赵军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净”山行列,“无痕山野”的观念慢慢浸润人心。赵军伟最初那句“山野治愈我,我以这种方式回馈山野”的初心,已不再是一个人的独白,而是无数脚步的合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