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寄情 他为31位潍坊英烈画像
日期:08-13

刘克强在创作。
□文/图 本报记者 刘燕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刘克强精心创作完成一幅长达6米的国画长卷《潍坊英烈》,用细腻的笔触和磅礴的气势为31位英烈画像,生动展现潍坊地区在革命历史中的英雄群像,表达他对潍坊抗战英雄的敬仰之情。
8月12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刘克强的画室看到,国画长卷《潍坊英烈》长6米、高1.8米,涵盖王尽美、庄龙甲、陆升勋、牟光仪、曹世范、冯旭臣、刘旭东等31位潍坊英烈。“这些英烈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奉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是潍坊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希望通过画笔让更多人铭记他们的功绩。”刘克强说。
整幅长卷采用传统中国画笔墨技巧,结合现代绘画理念,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画面中,31位潍坊英烈依次排开,他们有的身着军装,眼神坚定,透露出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有的穿着朴素长衫,眉宇间透着睿智与果敢。背景的处理也别具匠心,在灰白黑色调的基础上,配以红色,象征着抗战胜利前的黎明曙光。另外,暗沉的色调与人物坚毅的神情相互映衬,凸显出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长卷整体色彩庄重而不失灵动,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刘克强自幼对绘画艺术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天赋,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通过画笔弘扬家乡文化。此次创作长卷源于他对抗战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潍坊抗战英雄的敬仰之情,他希望以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潍坊英烈在抗战时期做出的巨大贡献。
为了能够真实、生动地还原每一位英烈的形象,刘克强查阅了大量史料,并在草稿纸上画好小稿,经过反复修改,从最初的草图构思到线条勾勒再到上色晕染,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创作这幅长卷一共用了三个多月时间,仅画面就调整了十几次,包括人物的排序、疏密次序、色调搭配等。”刘克强说,创作过程虽然很艰辛,但每当想到潍坊英烈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就浑身充满力量,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完成这幅长卷。目前,这幅长卷已经到了收尾阶段,预计再有五天时间就能全部创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