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友昌 口述 本报记者 刘燕 整理
◎英烈档案
窦来庚(1900年-1942年),字峰山,今潍坊市临朐县东城街道窦家洼村人。自幼尚武,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太乙派掌门人,1935年创立“志成国术研究社”。曾任济南民众体育场场长、山东国术馆副馆长、国民军义勇队队长、山东省保安第十七旅旅长。1942年7月19日,窦来庚率部奋起抵抗来袭的日伪军,战斗异常激烈,终因武器装备悬殊,节节失利。激战到下午4时,窦来庚中弹负伤,但他誓死不当俘虏,慷慨自戕,时年42岁。198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窦来庚为革命烈士。民政部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之一。
敬爱的爷爷:
您好!提笔给您写这封信时,窗外传来夏日的蝉鸣,宽敞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孩子们在弥河边的公园里追逐嬉闹,这是您当年用生命守护的人间烟火,如今正鲜活地在家乡这片土地上流淌。
书本里、纪念馆里、红色传承里,记录着您的英雄事迹,您的勇敢早就刻在了咱家人的骨子里,您那“宁死不当亡国奴”的誓言,为守护家乡、守护祖国决然赴死的壮举,让我们每次想起都眼眶发热。您和您的战友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防线,不仅挡住了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更在我们心中种下了不屈的种子。
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您当年牵挂的模样,到处高楼林立,高铁飞驰,大家不必再忍饥挨饿、饱受战争摧残,真正过上了富足安康的生活。但国家和人民从未忘记过这份安稳是您和无数像您一样的英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每当捧起您的照片,我总会想到您冲锋的背影,那抹鲜红里,有您的热血,更有您未竟的期盼。
爷爷,您看,您守护的这片土地如今欣欣向荣,您牵挂的孩子早已长大成人,我们正带着您的信念,学着您的样子,踏实过日子、好好干工作,遇到困难不退缩,就像您当年带着120名弟子初回临朐家乡时苦练武功,挥舞着大刀、长矛,迎着炮火往前冲。爷爷,请您放心,“英雄”二字,我们会永远刻在心里,刻在民族的记忆里。每当想起像您一样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先烈,我们更加懂得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用责任和担当去守护。我们一代代人会通过努力,让您守护过的祖国、家园越来越强大。
爷爷,就先写到这里了,下次孙儿们再给您讲述祖国的巨变和新时代人民的幸福故事,相信您听了一定会笑起来的。
孙辈窦硕强、窦鹏昌、窦友昌敬上
2025年8月4日
传承故事
传授祖辈武艺,弘扬中华武术
在临朐,“武林将军”窦来庚的抗日事迹家喻户晓。时光流转,窦来庚的后辈传承着先辈的志向。临朐县志成武校校长窦友昌是窦来庚的孙子,他铭记爷爷的遗志,弘扬中华武术,在孩子们文化课学习之余,传授祖辈传下的功夫,备受家长好评。
志成武校,不仅是武术传承的场所,更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播阵地。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学习武术技巧,还聆听窦来庚的抗日故事,感受先辈们保家卫国的热血与担当。通过这样的教育,让红色基因深植孩子们心中,让他们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从窦来庚创立“志成国术研究社”,到现在的志成武校,这份对武术的执着、对国家的热爱,历经岁月洗礼,从未褪色。先辈的热血与信念,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为梦想拼搏。
【策划:王志刚 高文 齐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