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潍坊晚报

了解炎性肠病 守护肠道健康

日期:08-12
字号:
版面:14版:康养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研究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的炎性肠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炎性肠病的症状隐匿且易与老年常见病混淆,易被忽视,等到确诊时往往已造成严重肠道损伤。为此,潍坊市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三区主任李守超表示,老年人出现肠胃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本报记者 常方方
  出现这些症状应警惕
  老年人炎性肠病的症状通常不典型,容易被误认为衰老或普通肠胃问题。最常见的表现为反复腹泻、粪便多呈糊状伴黏液或血丝。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腹部隐痛,进食后加重,排便后稍有缓解。
  老年炎性肠病患者更易伴随全身症状: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低热、乏力及贫血等。由于患者肠道吸收功能受损,还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表现为下肢水肿、肌肉萎缩。这些症状还与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的表现重叠,需格外警惕。
  
  做好日常防护是关键
  预防老年炎性肠病,应从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入手。饮食上避免长期摄入高脂、高糖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芹菜、苹果等,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减少生冷食物摄入,降低肠道感染风险。老年人消化功能弱,不要乱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和抗生素等药物,可能破坏肠道黏膜屏障。此外,还要坚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精神紧张,有助于维持肠道免疫稳定。
  
  治疗应兼顾安全与疗效
  老年炎性肠病的治疗需兼顾疾病控制与身体耐受性。轻度患者可优先采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沙拉嗪),其副作用较小;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但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手术治疗多用于出现肠梗阻、大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降低手术风险。
  除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营养支持是关键。对于进食困难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改善营养状况。
  李守超提醒,若发现老人出现持续腹泻、体重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为肠道健康赢得干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