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高发期 专家教您防护妙招
日期:08-12
立秋过后,昼夜温差逐渐拉大,空气湿度下降,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较弱,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诱发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九部主任杨昆宁提醒,做好以下防护措施,助老年人健康度过换季期。
□本报记者 常方方
关注天气,防寒保暖
立秋后昼夜温差大,应及时添衣,避免着凉。外出可戴围巾防风,室内保持适宜温度。
患有慢阻肺、哮喘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保暖,防止冷空气刺激,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加强防护,避免感染风险
戴口罩:到人群密集场所(如菜市场、医院)务必佩戴口罩,降低飞沫传播风险。
勤通风、勤洗手:每天开窗通风2次-3次,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用肥皂洗手。
接种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可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重症风险,建议咨询医生后接种。
科学饮食,养成生活好习惯
饮食调理: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及瘦肉、鱼类、豆制品等,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可适量食用梨、百合、银耳等润肺生津的食物,帮助呼吸道保持湿润。
戒烟限酒:吸烟是慢阻肺、肺癌的主要诱因,戒烟可显著减少呼吸道负担。
适度锻炼: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每周运动3次-5次,每次30分钟左右,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老年人通过锻炼可增强肺部通气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关注健康信号,及时干预
监测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测量血压、血糖,遵医嘱用药。
拍背排痰:卧床老年人可采取侧卧位拍痰(空心掌轻叩背部),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堆积。
症状预警:老年人若出现持续咳嗽、发热、胸闷等症状,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秋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老年人应结合自身健康状况,科学防护,减少外出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