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潍坊晚报

红色东朱鹿 峥嵘岁月长

日期:08-12
字号:
版面:03版: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图 本报记者 刘燕
  青州市高柳镇东朱鹿村,曾是中共益都县委、益寿临广四边县委、益都中心县委、益寿县委机关驻地,党领导的兵工厂、印刷厂、被服厂、银行等曾建于村内,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红色堡垒村”。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迹,都铭刻着往昔的烽火岁月,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的热血与牺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勇抗争和伟大奋斗。
  革命遗迹见证党组织的发展历程
  走进青州市高柳镇东朱鹿村,“山东红色堡垒村”的雕塑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生动展现了当年东朱鹿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敌,英勇抗战的精神风貌。
  穿过红色雕塑,便看到了益寿临广四边县红色教育基地,包括华东解放军官训练团旧址、粟裕将军办公旧址、刘旭东事迹展、陈景三同志事迹展、益北党风廉政历史展厅等,均由老宅改造而成。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还留存着众多珍贵的革命遗迹。中共东朱鹿村支部旧址、中共益北特支旧址等,见证了东朱鹿村早期党组织的发展历程;兵工厂旧址、被服厂旧址、印刷厂旧址等,诉说着当年军民齐心、共御外敌的艰辛与不易;东朱鹿巷战旧址、东朱鹿村惨案遗址,铭刻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益(都)寿(光)秘密交通线遗址,是革命先辈在艰难环境中传递情报、保障革命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通道;“爆破大王”故居、“益北青年团第一人”故居、“一门三英”旧址等,展现了东朱鹿村英雄辈出的壮丽画卷。
  1927年,是中国革命风起云涌的一年,东朱鹿村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共产党员王宗东肩负着党组织的重任,回到家乡,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为掩护,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先后发展了20余名先进分子加入党、团组织。同年清明节,东朱鹿村党、团支部秘密成立。东朱鹿党支部是青州胶济铁路北最早成立的基层党组织,1928年2月,益北特别支部在原支部基础上成立,隶属中共山东省委。
  地窝子曾发生过“腊八惨案”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里,东朱鹿村的人民群众为了躲避敌人的扫荡,在地下修挖地窝子。今红色基地的一角便是地窝子旧址,入口十分隐蔽,内部空间狭小,高度仅能让人勉强站立,可同时容纳几个人,骇人听闻的东朱鹿村“腊八惨案”就发生在此。
  1941年1月4日上午,益寿县委在寿五区八户村开会,得知敌人要来“扫荡”,正在益寿县视察工作的清东地委组织部长李寿岭、县委组织部长刘旭东、宣传部长张鲁泉、县委秘书陈诚一等人秘密潜入东朱鹿村隐蔽起来。1月5日拂晓,汉奸徐振中亲率汉奸队,带着朱良据点日寇熊谷曹长、汉奸杨荆山(外号杨勾鼻子)等300多人扑进村里。李寿岭、刘旭东、张鲁泉等藏在陈成春家的地窝子内,由于叛徒陈劝三出卖,敌人逼陈成春下地窝子抓人。陈成春宁死不屈,被活活烧死。杨勾鼻子又命警卫下地窝子,被刘旭东开枪打死。
  敌人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在洞口点上柴草和辣椒,用扇车往地窝子内扇风。为了掩护同志和群众,刘旭东等人冒着生命危险上来,一出洞就被敌人捆绑并进行毒打,逼问洞内情况。他们坚定地说:“洞里没有别人了。”
  狡猾的日寇熊谷曹长不相信,命令继续向洞里吹烟。在地窝子内,张鲁泉同志用身体堵住进火口,为保护其他同志而牺牲。李寿岭和通讯员罗小明,团书记陈岚明,县青年干部卞克己,群众陈文通、陈凤仁等六位同志被呛晕在洞里。后来,卞克己、陈凤仁被抢救过来,其他同志壮烈牺牲。
  中午,日本鬼子和汉奸把抓捕的抗日革命同志和群众,全部押到该村的十字路口。汉奸将刘旭东绑在树上,残忍地挖掉他的双眼。刘旭东痛批敌人,敌人又割去他的舌头,将其活活砍死。革命群众纷纷向前,被汉奸用刺刀顶了回来。敌人撤走,刑场上留下了12具遇难者的尸体。
  后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日伪军又连续制造了“四二八”等两次惨案。但东朱鹿村人民的革命意志如钢铁般坚定,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在废墟中重建家园,继续投身到抗日斗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