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潍坊晚报

老人夜里离家走失 多方联动成功找回

日期:08-11
字号:
版面:06版:风筝之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编者按
  日常烟火里的微光织就城市最温情的底色。在潍坊这座全国文明城市,每天都上演着暖心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微不足道,却能深深触动人心,为城市增添了一份特别的温情。为进一步彰显更好潍坊的城市精神,凝聚全市上下同心同德、互助友爱、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本报特开设“寻找我身边的温暖”专栏,用广大市民的感人故事和暖心瞬间,编织出潍坊这座城市既有温度又有厚度的文明图景,凝聚更好潍坊向上向善、爱潍兴潍的正能量。
  本报讯(记者 刘晓梅 通讯员 王明志)近日,63岁的坊子区黄旗堡街道柏台村村民周同奎离家走失,高温天气里,家人焦急万分。公益救援队、热心村民纷纷出动,在于家汶畔村的玉米地里找到虚弱的老人。老人目前已转危为安。8月10日,周同奎的儿子将两面饱含感激之情的锦旗分别送到救援队和于家汶畔村村委,感谢大家的无私帮助。
  原来,8月3日晚9时15分,周同奎骑电动车匆匆离家。待家人察觉异样四处寻找时,老人早已没了踪影。发现老人未带手机,家人更是心急如焚,亲朋好友在村庄周边、老人常去的地方反复寻找,可毫无踪迹。
  周同奎有高血糖、高血压病史,再加上高温天气,家人担心他很难承受。寻找一夜无果,家人向坊子区鲲鹏应急救援中心第二中队求助。队长同7名队员第一时间集结,展开搜救。与此同时,柏台村村民也加入寻找的队伍中,大家借助沿路监控寻找老人的踪迹,利用各村高音喇叭循环播放寻人启事:“柏台村周同奎老人走失,骑电动车,望见到者速联系……”声音在街巷、田野间传递,凝聚起众人寻找老人的决心。
  救援队队员深知,高温天气下,老人独自在外多待一刻,就多一分危险。他们与热心群众兵分多路,沿着众村附近的汶河、潍河、沟塘、偏僻小路等区域细致搜寻。原以为找到老人的电动车就能锁定位置,然而电动车始终不见踪影,搜寻范围只能不断扩大。
  转机出现在汶河附近的于家汶畔村,该村距柏台村五六公里路。8月4日下午5时40分左右,于家汶畔村村民于希强到地里查看玉米,在茂密的玉米地里发现极度虚弱的周同奎。原来,老人骑电动车来到该村附近的汶河时,电动车突然失控不慎落入水中,老人爬上岸后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靠在地里啃食生玉米熬过近一天时间。
  看着虚弱的老人,于希强揪心不已,顾不上多想,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迅速联系村委工作人员和老人的家人。
  家人闻讯赶来,将老人送往医院住院观察。看着老人转危为安,家人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他们深知,多亏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拯救了老人的生命。为此,8月10日上午,老人的儿子带着两面锦旗分别到坊子区鲲鹏应急救援中心第二中队和于家汶畔村村委,表达感激之情,并紧紧握住好心人的手连声道谢。写有“无偿服务 彰显大爱 志愿精神 传递温暖”的锦旗送给救援队伍,将“感恩有您 生命之光 乐于助人 品德高尚”的锦旗赠予于家汶畔村村委。
◎短评
  从公益救援组织的快速响应,到普通村民的热心相助;从高音喇叭里的声声呼唤,到玉米田间的意外发现,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人们的善意与担当。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是专业救援力量,还是平凡百姓,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让“生命至上 互助有爱”的理念深深扎根,也激励着更多潍坊人传递这份温暖,守护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