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潍坊晚报

读《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有感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15版:心悦诚评       上一篇    下一篇

  □任祥国

  被《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吸引,首先是被书的画页吸引。打开淡蓝、绿、白相间的书封,里面配以作者拍摄的多幅摄影图片,图片上落着相对应的精彩文字。从白山黑水到碧野晴空,从清晨日暮到冷月斜阳,从皑皑白雪的冬日到生机盎然的春天,这些图片为该书平添了几分诗意与哲思。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是著名作家迟子建的最新散文集,收录了迟子建近年散文新作及其备受推崇的经典散文名篇,全书分“好时光悄悄溜走”“我的世界下雪了”“时间怎样地行走”“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渐行渐近的夕阳”六辑。迟子建从万物生死中探寻世间真情,从人生的寒冬迈向岁月的暖春,这种感人至深的片段构建了她所有的散文天地。无论是追忆往事、慨叹人生,还是文学漫谈、艺术沉思,全书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苍凉与温情,都如同北方雪夜中的一抹夕阳,至真至美。
  阅读“好时光悄悄溜走”“我的世界下雪了”可以感受到作者浓浓的亲情与乡愁。她怀念逝去的父亲,《灯祭》中,父亲在她小时候每年会为她做一盏灯,为此,她的年变得有声有色、妖娆迷人,可父亲英年早逝,文中一句“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幼时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让无数人泪目。在《龙眼与伞》中,她写对母亲的愧疚: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她描写普通的日历、北方的盐、北方的雪,还有那从事田间劳作的农具等,任何一个生活中的平常物件,在迟子建的笔下都化身成审美对象,变得灵动而充满生气。
  第三辑“时间怎样地行走”,是作者对生活的哲思。她在《泥泞》中写道: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在《必要的丧失》中,她说:你在怀旧,就意味着你对往昔大部分生活的丧失。对睡眠与劳动的关系,她在文章中写道:睡眠与劳动确实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那就是体力劳动可以助眠,而脑力劳动则造成失眠。她写在晚风中眺望彼岸,希望新世纪依然有我们这个世纪所喜欢和所憎恨的事物;她论谦卑,说“谦卑其实是一种经过掩饰后出现的品格”。她还写“时间怎样地行走”“长发的秘密”,她寻觅发自于内心的美好感受,洞察生命之中的本真与自在,苍凉之中带着温情,一句句充满哲思的话语,让人有恍然醒悟的人生感觉。
  第四辑“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是作者的旅行散记。行走间见到石头与流水的巴黎、莫斯科弗拉基米尔的大教堂、沈阳的故宫、江苏南通的狼山、浙江的鲁镇和乌镇、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新疆的察布查尔、西班牙的阿尔卡拉,空间与地域、自然与人文、历史与当下融汇于作者的感性体验与理性哲思中。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城市,那些日常或偶然的片段,那些你曾经见过或者想象过的人与物,都在作者的笔端用质朴的文字书写、记录、呈现,让你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后面两辑“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渐行渐近的夕阳”是作者的文学漫谈、艺术沉思。有对费穆与伯格曼电影的评论,说“他们孤独地在深夜中诉说他们的痛苦,犹如一个真理者携带着火种,却看不到可以被点燃的柴薪一样”;有对伟大作家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他们人生的思考,“他们有温暖济世的心,他们的心没有牢狱,海天一般广阔,长风一样自由”;有对聂华苓“三个时代”的记述,有对萧红、郁达夫人生的慨叹,有参观鲁迅纪念馆、故居的感怀……她说:“我们以文字收拢一下时代速度的缰绳,就不会因过松,而纵容它脱缰;也不会因过紧,使它裹足不前。我希望我们手握的缰绳张弛有度、不疾不徐,这样我们才能走出优雅的步伐。在这个旅程上,选择文学,无比美好。”这也许是她一生创作的感悟。
  像书名一样,人生就像四季轮回,有冬天的寒冷和荒凉,也有春天的温暖和希望。在这个渐渐寒冷的冬季读这本书,心中也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是的,这也是冬天,也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