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普通的平房,一个有着近30年历史的票社,见证着郭孝亮从不惑到花甲,见证着他和票友们共享京剧之美的日子。工老生,跑龙套,只要为京剧,潍坊名票郭孝亮甘愿付出,只为了那句“纯粹就是喜欢”。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齐英华(署名除外)
普通平房里“藏”着京剧老票社
3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城区胜利西街与清平路路口,走进一处普通的沿街平房,院落深处一间房子,别有洞天的“风景”里透着浓浓的京剧气息。
三面墙上展示的恰如一部简短的京剧史,既有四大名旦及言菊朋、奚啸伯、马连良等老一辈京剧艺术家的影像,也有潍坊本土名票谭资九等人的照片,更多的则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潍坊职工业余京剧队等票界重大活动的历史留存。
五个谱台并排而立,数把京胡盛放在箱内,各种乐器基本齐全,座椅上摆放着谱本,这里是京剧票房“晓春社”所在,近30年来,20多位票友常相约在此票戏,以娱生活。
票友们并不常常把“晓春社”挂在嘴边,相互间说起来到哪活动,通俗一点的说法是“到孝亮那里”。孝亮,即“晓春社”班主郭孝亮。
跑出租听京剧,组织成立票社
郭孝亮1957年出生于潍城西关于家庄子,从小喜欢京剧,听着样板戏长大。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白浪河两岸,郭孝亮成为潍坊城区第一批出租车司机,最大的便利条件是有车载录音机,他开的车内永远播放着京剧,跑长途亦是靠听京剧打发寂寞。
稍稍得空,他就跑到东关的票房活动,1986年加入潍坊市职工业余京剧队,跟着老一辈票友学了不少东西。他最早听戏,是不分流派的,喜欢哪段听哪段,而最喜欢听的是中国京剧院耿其昌及上海京剧院关怀的戏。
学京剧时间久了,便有了想组织票房的想法。1997年,郭孝亮的房子建起来了,有了合适的场所,经常一起活动的票友们决定给票房定个名号,于是有了“晓春社”,“晓”谐“孝”音。
票友也是有梦想的,票戏多了就想登台演戏,参加比赛。可惜的是,郭孝亮两次参加比赛皆铩羽而归,票友们跟他说:“孝亮,你的水平要想再提高,得拜师。”
拜师著名言派老生,受益匪浅
经潍坊琴票王中贤介绍,2007年,郭孝亮拜访了言(菊朋)派第三代传人、国家一级演员任德川,两人开始了一段师徒缘。从此,郭孝亮经常到青岛请教师父,师父偶来潍坊,也定会给徒弟说戏。
任德川说戏很认真,有时一句讲七八遍,第一次给郭孝亮说的是《杨门女将》采药老人的唱段,整整说了三天。“京剧讲究字正腔圆,跟着音频学能学会,但要唱好是不可能的,需要老师口传心授。”郭孝亮说。
郭孝亮边唱边给记者示范,师父是如何给他说戏的。他唱两遍“你是那打破天门穆桂英”,其中一遍带着潍坊口音,想当初,杨家将的“将”、穆桂英的“英”、心痛难忍的“难”、忠心耿耿的“耿”,自己怎么唱都有潍坊味,而且自己还感觉不到。任德川指正他:“你这唱的是吕剧的京剧,是潍坊版本的京剧。”然后便按照十三辙发音的方法给他一一纠正,他再举一反三,尤其遇到师父纠正过的字就特别注意。
2020年,郭孝亮报名参加“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山东赛区选拔赛,打算唱《战北原》,此时,任德川已年近八旬,听说徒弟要比赛,非常认真地给说戏,指导身段。虽最终未进入决赛,但拿到“最佳票友”证书,也是对郭孝亮学京剧最大的认可。
任德川原定2022年7月正式收郭孝亮为徒,但遗憾的是,他在当年5月去世。在任德川夫人授意下,花圈挽联上郭孝亮以徒弟之名落款。
记者在“晓春社”票房里,看到一份郭孝亮手抄的《贺后骂殿》“自盘古立帝邦天子为重”戏词。他正在学这出戏,拉着谱已能唱了,但距离唱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德川让他学这出戏时,身体已经很不好了。郭孝亮事后从师母处知道,师父临终前还挂念着,说一定让他学好这出戏。“我得学好,以告慰师父的在天之灵。”郭孝亮说。
已是潍坊名票,仍乐意跑龙套
2016年潍坊市第四届京剧票友擂台赛,郭孝亮获潍坊十大京剧名票;2019年,山东省第二届京剧票友大赛,郭孝亮以《战北原》“我本是卧龙岗一道家”选段参赛,面对众多名家有些紧张,发挥不理想,最终获得银奖。
现今的剧团里,没有专职龙套,多是其他演员兼演,但很多主角不愿演龙套,在票界亦是如此,好多名票不愿跑龙套,觉着那是杂行。郭孝亮拿到多个奖项,俨然已是潍坊名票,可只要演出需要,能演一出好戏,他并不介意给票友们配戏,跑龙套。“龙套必不可少,为京剧,我愿意当绿叶。”郭孝亮说,除了为潍坊票友配戏,康万生来潍演出《打鸾架》时,他也曾跑过龙套。
开票房不容易,累及的是心血和精力。近几年,郭孝亮在“晓春社”已投入十几万元。每年重大主题日,西关街办组织各项文艺演出,他和“晓春社”逢请必到。此外,还经常参加市里的公益巡演,在潍坊国际京剧季期间办“晓春社”专场演出。
虽已年过花甲,可郭孝亮热爱京剧的脚步从未停歇,他希望可以在这间票房里与票友共享京剧时光,见证潍坊京剧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