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过后的淄博满目翠绿,处处透着清爽。9月24日,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市民和媒体记者代表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之旅”。这场“市民看城市变化提建议”暨“政府开放日”活动,让大家零距离感受到城市水脉跃动。
活动首站设在景舜·儒园小区。“这是我们投资打造的高品质直饮水项目,目前已覆盖4万余户家庭。”市水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赵永力向大家介绍。
2023年,我市确定将“高品质直饮水供水试点项目”纳入实施居住品质提升工程,列入淄博市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在景舜·儒园小区中央智慧水处理机房,技术人员指着不锈钢管网介绍:“我们采用食品级管材,24小时循环供水,水龄控制在2小时内,确保水质清澈新鲜。”市政协委员徐向阳连连点头:“从‘喝上水’到‘喝好水’,这个小细节体现了政府为民服务的大情怀。”
随后,大家来到位于淄博经开区的光大水务(淄博)有限公司水质净化二分厂。厂区内干净整洁,颠覆了人们对污水处理厂的传统印象。
光大水务(淄博)有限公司水质净化二分厂设计处理污水规模5万立方米/日,主要处理淄博经开区内的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这是我们的‘浸没式超滤+反渗透’工艺,每天可生产9600立方米再生水。”操作工魏鑫良指着庞大的设备介绍。清澈的水从管道中奔涌而出,完全看不出这曾是生活污水。
在水处理设备的轰鸣声中,大家俯身仔细观察出水口。“目前,供水量8000立方米/日左右。自二期项目完成后,每年供给企业中水约270万立方米,河道补给水约1350万立方米,分别补给玉龙河和东猪龙河作为景观水使用。”二分厂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二分厂出来,大家乘车驶入范阳河文昌湖段,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的堤岸、嬉戏玩耍的儿童和悠然垂钓的市民,俨然一幅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
“我们实施了46.4公里的河道治理,不仅清淤疏浚,还恢复了25.1公里自然岸线。”项目负责人指着焕然一新的篮球场和健身器材说,“现在这里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人流量比改造前增加了3倍。”
范阳河的变化,让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卢琳深有感触:“从单纯的防洪排涝到生态治理,再到如今的人水和谐,治水理念的升级折射出城市发展观的进步。”
最后一站大家来到文昌湖月半湾星空露营地。蓝天碧水间,50余顶白色帐篷如珍珠般散落在湖畔,孩子们在沙滩上奔跑嬉戏,这里俨然是一个滨水度假天堂。
营地负责人孙玉娇算了一笔账:“如果没有这片‘青山绿水’,就不会有这个市民喜欢的休闲露营地。项目投资450万元,运营一年半以来累计接待游客3万多人,收入200万元,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
“今天看的4个点,正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循环:供水、用水、治水、亲水。”市水利局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张丽丽补充说,水生态的管理利用,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这次活动,呈现的正是淄博从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的转变、从水资源管理向水价值挖掘深化的过程。
半天的行程虽短,却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淄博水环境的美丽蜕变。涓涓清流,不仅滋润着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流淌进百姓心田,化作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全媒体记者汤继文 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