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告别“秋乏”:科学重置你的精力“生物钟”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A06版:A06       上一篇    下一篇

每到秋天,不少人会陷入“白天昏沉、晚上难眠”的状态。

这种常见的秋季状态,并非单纯的“懒”,而是身体顺应季节变化的正常生理反应。

专家介绍,“秋乏”背后,其实是身体在换季时开启的“自我调整”。夏季人体代谢如同“高速运转”,入秋后气温渐凉,新陈代谢自然放缓,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就容易提不起精神。同时,白天变短、阳光减弱,就像调节开关被拨动:助眠的褪黑素分泌增多,提神的血清素相应减少,人自然更容易感到疲倦。此外,夏天不少人饮食偏清淡,好比“营养储备”有所消耗,若秋天不及时补充,身体能量跟不上,乏力感就更明显。

想要摆脱“秋乏”,需要从睡眠、饮食、运动三方面为身体“温柔充电”。睡眠要“校准”而非“加量”:建议比夏天早睡15分钟至30分钟,尽量23:00前入睡,起床时间保持规律;13:00至15:00若犯困,不妨小睡15分钟至20分钟,快速“回血”。饮食是“燃料”,重在优质与均衡:多吃全谷物、南瓜、坚果等“持久续航型”食物,帮助能量稳定释放;香蕉、菠菜、山药等富含钾元素,就像身体的“润滑剂”,维持肌肉神经灵活运转;鸡蛋、豆制品、瘦肉等优质蛋白则能避免血糖大起大落,防止饭后昏昏欲睡;15:00后少碰咖啡、奶茶,避免“虚假清醒”,同时注意补水,每天喝足1.5升温水。运动是“唤醒键”:早晨或傍晚快走30分钟,让阳光助力血清素分泌;工作间隙做5分钟拉伸,缓解久坐僵硬;睡前简单瑜伽,放松身心助入睡。

专家提醒,“秋乏”是身体顺应自然的温柔提醒,不必对抗,而应通过细微调整作息、补充营养、适度活动,平稳度过这段“换挡期”。如果疲劳持续不减,并伴有头晕、心慌等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全媒体记者魏敬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