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与政策要求同频 与群众需求同步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A08版:A08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沂源博商村镇银行以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为契机,聚焦“精准化、场景化、常态化”宣传目标,走进社区、校园、农村集市,用创意互动与暖心服务让金融知识“活”起来、“暖”起来,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沉浸体验

金融知识“零距离”

按照“贴近群众生活场景、打造沉浸式金融教育体验”的导向,沂源博商村镇银行在沂源城南社区广场打造“金融知识互动体验区”,成为社区中的一道风景线。居民通过“假冒社保人员索要验证码”“虚假投资返利”等情景模拟、真实案例还原,轻松掌握防诈骗技巧。

“刚才模拟的场景我上个月真遇到过!当时对方说我社保卡停用,让点链接补录信息,现在知道得先打12333核实,绝不能乱点陌生链接!”城南社区的王大爷拿着宣传手册,还拉着工作人员咨询了“养老账户安全”相关问题。

结合居民晚间休闲习惯,该行还推出了“移动课堂”。晚间,在城北社区,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享受清凉秋风,一边学习“养老理财风险识别”“存款保险保障范围”等知识。现场问答互动不断,金融知识在轻松氛围中悄然传递。

针对沂源苹果种植户集中的乡镇,该行紧扣服务“三农”的部署,将“移动课堂”搬进中庄镇等苹果主产乡镇的集市,通过“防范涉农贷款诈骗”“农产品收购款安全保管”等定制内容,为果农讲解“陌生人索要银行卡号代发补贴”“虚假收购商预付定金后失联”等涉农高频风险点,帮助果农识破“虚假收购商”诈骗套路,让金融服务真正扎根农村、贴近农户需求。

童心启蒙

金融素养“从小抓”

围绕“强化青少年金融素养启蒙,构建家庭—校园—社会协同教育体系”的要求,沂源博商村镇银行近日在悦庄幼儿园开展了别开生面的金融启蒙课。

课堂上,志愿者用《小松鼠存坚果》绘本故事帮孩子们理解“储蓄”意义,通过“模拟超市购物”让孩子们认识货币价值。孩子们拿着卡通代币“购买”玩具、绘本,在游戏中初步建立“理性消费、珍惜金钱”的意识。

针对教师和家长群体,该行同步开展“家庭金融防护专题培训”,深入剖析“校园贷”“套路贷”“未成年人网游充值退款”等与家庭密切相关的风险点,指导家长通过“亲子对话”培养孩子的金融观念。“以前总觉得孩子还小,不用学这些,现在才知道金融教育要从小抓起,还得全家一起学!”一位家长表示。

多元传播

筑牢金融“防护网”

结合“线上线下联动,扩大金融知识覆盖面”的要求,该行在做好线下活动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微信公众号推送金融科普知识,聚焦“老年人识别保健品诈骗”“学生远离校园贷”“市民就业创业金融支持”等政策重点关注领域;视频号推送防范电信诈骗等短视频,解析常见骗局,实现“金融知识随时随地学”。

截至目前,该行落实金融教育宣传周要求的系列活动已开展36场,其中社区活动10场、校园活动4场、农村集市活动22场,活动累计触达群众超过3万人次,发放《防范电信诈骗手册》等政策配套宣传资料1万余份,切实将政策要求转化为“护民利、暖民心”的实际成效。

持续深化

服务迈向“精准化”

沂源博商村镇银行持续对标“推动金融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目标,进一步深化金融知识普及工作。

该行围绕政策重点关注的老年人、青少年、涉农群体,定制“老年人智能金融工具使用手册”等专属内容,积极开展“重点群体专场活动”;提炼“社区夜市+校园启蒙+农村定制”的三维宣传模式,为县域村镇银行落实金融教育政策提供实践参考。

通过特色策划、多渠道宣传联动,该行将推动金融教育与政策要求同频、与群众需求同步,既筑牢百姓财产安全的“防火墙”,也为金融教育普及工作贡献村镇银行力量,让金融服务既“专业合规”又“暖心便民”,持续为沂源县域民生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全媒体记者颜慧 通讯员任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