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白鹭“恋上”下小峰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A04版:A04       上一篇    下一篇

秋风起,水波兴。9月20日,博山区池上镇下小峰村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小峰河悠悠穿村而过,河里荷叶田田,勾勒出一幅宁静秀美的田园画卷。

“看,那些小白点,都是白鹭。”池上镇花缘老屋民宿主理人刘国峰正带着儿子在河岸廊道拍视频,他兴奋地指着河面远处的点点白影,一群白鹭此时正在浅滩自在觅食、欢快嬉戏,为小峰河畔添上一抹灵动的亮色。

白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生态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素有“水质检测师”的美誉。眼下,栖息在下小峰村的白鹭已有20多只。

下小峰村,地处博山区池上镇政府以西5.5公里,是鲁山北麓一个山水相依的村庄。这里东西环山,地势南高北低,小峰河穿村而过,与中、上小峰村紧密相连。三个村落依傍在小峰河西岸,形成河村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特生态。

下小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维忠回忆,白鹭来此栖息已有多个年头,“特别是近几年,数量明显增多了。”他说,这些白鹭夜间在北岸万寿山下的树冠中栖息,白天则在小峰河捕食鱼虾。

记者走进那片树林,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光影。一只只白鹭在其间穿梭,时而优雅地立于枝头,时而轻盈地翱翔林间,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光泽,尽显自然之美。

白鹭之所以选择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与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密不可分。近年来,博山区大力推进环境治理,不仅增强了当地居民维护生态红线的意识,也使得河流沿线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博山区还逐步构建起区、镇、村三级河长制与责任体系,通过完善治理措施,严格责任追究,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如今小峰河水质清澈,鱼虾丰富。”刘维忠满脸笑容地介绍,下小峰村通过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集中清运,建设花园式文化广场和廊道,从而人居环境越来越美,河水愈发清澈,丰富的鱼虾资源为白鹭提供了充足食物,也正因如此,来此栖息的白鹭越来越多。

“白鹭的到来,让下小峰村人学会与这些自然精灵和谐共处。”池上镇党委委员鹿传慧欣慰地说,“白鹭已把这里当成家,我们自然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呵护它们。”

“我从小在鲁山脚下长大,以前从未见过白鹭,后来发现有几只,到如今越来越多,而且每年都来,看着它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刘维忠感慨道。

“现在村民们保护白鹭的意识都增强了,每天清晨散步,我都会特意绕到白鹭栖息的地方,远远地看看它们是否安全。”刘国峰说,在下小峰村,像他这样默默守护白鹭的人不在少数。

如今的下小峰村,水质清澈、环境优美,吸引了众多游客。白鹭成为村里独特的生态名片,部分白鹭冬季不再迁徙,在此越冬。鹿传慧表示,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让白鹭与下小峰村的和谐共生持续下去。

下小峰村的变化,是博山区推进生态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在践行绿色发展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乡村正以生态之美,铺就乡村振兴之路,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全媒体记者张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