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位于博山区的颜神古镇凭借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领域的卓越实践,登上央视《焦点访谈》。近9分钟的报道,向全国观众展现了古窑旧厂重焕生机的鲜活图景,尽显千年陶琉文脉的蓬勃活力。
历史上,博山因陶琉文化闻名于世,享有“北方瓷都”“中国陶瓷琉璃艺术之乡”的美誉。20世纪90年代,这里仍是世界上重要的陶琉采购区。作为淄博窑的发祥地,颜神古镇承载着自历史深处绵延至今的一代代陶琉文化记忆。面对13座古圆窑、明清古建筑群及旧厂区等珍贵遗存,博山并未选择简单开发,而是坚持“应保尽保、修旧如旧”的原则,联合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专业团队进行差异化改造,既延续了街区原有风貌,又为业态创新预留了空间,让工业遗存成为文脉传承的物质载体。
保护是基础,活化是关键。如今的颜神古镇已实现从“遗存守护”到“活力新生”的跨越:陶琉艺术大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纷纷入驻开设工作室,31项非遗项目在此扎根;每月超32场的琉璃吹制表演成为游客必看的“非遗”盛宴,沉浸式展现了琉璃诞生的奇幻历程。此外,今年开放的颜神手作馆推出鲁班锁、香囊、拓印等10余种体验项目和陶艺拉坯、灯工制作等互动内容。
从废墟遗址到文旅新地标,颜神古镇用“保护+活化”的实践证明:文化遗产并非静止的古董,而是可触摸、可参与的生活载体。正如《焦点访谈》所赞,这份对文脉的坚守与创新,让千年窑火在当代持续燃烧,为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传承提供了生动范例。
(全媒体记者杨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