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孙志民:超声波里的健康守护者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第A06版:A06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超声科的检查室内,超声仪器发出细微的嗡鸣声,屏幕上闪动的B超影像,在科室主任孙志民眼中,这是解码健康的“密码本”。从医23载,他用一双“火眼金睛”一次次为患者拨开病痛迷雾,更带领科室团队不断突破技术壁垒,让超声诊断与治疗成为守护市民健康的坚实屏障。

精准诊断 从“疑云”到“明证”

“孙主任,要是早听您的,我也不用多遭这罪!”今年5月,在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超声科诊室,患者张利(化名)紧紧握着孙志民的手,言语间满是感慨。4月份,张利因甲状腺结节来医院就诊,孙志民通过细致的超声检查,敏锐发现其甲状腺右叶存在两个恶性结节的特征。随后的手术结果,精准印证了这一诊断。

本以为术后便可安心康复,可孙志民并未停下对患者健康的关注。考虑到甲状腺与乳腺疾病的关联性,他建议张利加做乳腺彩超。这一建议起初让张利有些犹豫,但出于对孙志民专业的信任,她还是接受了检查。

当一个直径仅1厘米的实性结节出现在B超影像中时,孙志民立刻捕捉到了异常信号:“这个结节有癌变可能,得高度警惕!”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结果再次印证了他的判断——乳腺粘液癌。正是这份“多走一步”的严谨,让张利在癌症早期得到治疗,为康复赢得了宝贵时间。

技术突破 让“顽疾”迎刃而解

如果说精准诊断是孙志民的“看家本领”,那么将超声技术与治疗深度融合,为患者破解“手术恐惧”,则彰显了他推动技术创新的决心。2023年9月,被左侧输尿管结石病痛困扰多年的孙女士来到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孙志民团队为孙女士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在超声精准引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顺利完成。治疗后,孙女士疼痛感明显缓解,很快康复出院。可她心中还压着一块“大石头”——右侧肾内的较大结石。此前,她曾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建议都是手术治疗,这让对手术充满恐惧的她始终犹豫不决。

“孙主任,您能不能也帮我试试右侧碎石?”输尿管结石康复后的孙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孙志民提出了请求。面对复杂的肾内结石情况,孙志民没有轻易拒绝。他带领团队反复研究结石位置、大小,制定了分阶段碎石方案。一次次精准定位、一遍遍冲击波治疗,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孙女士肾内的结石全部顺利排出。困扰多年的顽疾彻底解决,让孙女士及家属感动不已。

团队共建 让技术之花遍地开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只有打造一支技术过硬、团结协作的团队,才能为更多患者保驾护航。”作为超声科主任,孙志民始终将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在科室里,他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学习与病例讨论早已成为常态,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与技术分享给年轻医生,鼓励大家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他的带领下,多名年轻医生迅速成长为科室骨干力量。

与此同时,孙志民更深知技术创新对医疗发展的重要性。他积极推动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如今的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超声科,已成功开展超声造影技术、甲状腺细针穿刺及微波消融技术、介入超声、经食道心脏超声技术等一系列特色项目,诊断与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不仅如此,超声科还主动打破科室壁垒,与其他临床科室深度协作:与其他泌尿外科联手开展动静脉造瘘术后狭窄的球囊扩张术,为肾病患者打通“生命通道”;协助内科完成PICC置管,让静脉治疗更安全高效;在心脏冠脉介入术、肝胆外科手术中提供实时超声监测与定位,为手术精准实施“保驾护航”……

每年20余万人次的超声检查量,不仅承载着齐鲁石化公司职工及家属、临淄区及周边居民的健康期待,更见证着科室从“单一诊断”向“多元诊疗”的转型突破。在孙志民带领下,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超声科将继续以技术为帆、以仁心为桨,在守护百姓健康的航程中,书写更多温暖篇章。

(全媒体记者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