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桓台县新城镇,山东中房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房汽车)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精心组装一辆辆宽敞的房车。
新城镇是清初文坛领袖、一代诗宗王渔洋的家乡。与传统印象中的渔洋故里不同,这里不仅有笔墨纸砚,还有现代化的生产线、精密的工具和忙碌的工人。今年上半年,中房汽车年产380辆专用房车改装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这座文化名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又拓展出一条新路径。
房车产业,为何能在渔洋故里落地生根?答案在于主动谋划与精准招商。作为新城镇重点引进项目,中房汽车在建设过程中享受到“保姆式”服务。相关部门组建工作专班,从接洽、签约到落地,全程跟进,高效协同,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我们造的不仅是一辆车,更是一个可移动的家。”中房汽车销售经理郝明珠自豪地介绍,“车内配置了双冰箱、厨房、洗衣机、家用空调、独立卫浴和三张大床,旅行中的所有生活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更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为不同客户“量身裁衣”,让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用户都能拥有最适合自己的旅行方式。
一辆辆从渔洋故里驶出的房车,承载着新城镇产业转型与拓宽乡村振兴路的希望。“预计该项目年销售额将突破7000万元,成为提振镇域经济实力的重要增长极。”新城镇副镇长孙晓凤介绍,将以房车项目为新起点,集中推进一批工业项目、文旅项目加速建设,让文化为产业赋能、产业为文化增辉。
(全媒体记者赵希翔)